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善于采纳批评意见的故事。乡校即基层行政单位乡的学校,郑国人常在那里游学聚会,议论当朝执政。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子产的威信,劝子产毁掉乡校。子产说: “人们早晚办完事情后聚游于此,以议论执政的得失。他们认为是好的,我就推行,所厌恶的,我就改正,这正是我的老师,我为什么要毁掉乡校呢?我听说忠于为善可以减少怨恨,不闻作威可以防怨。用作威的方法难道不能马上制止议论?但这如同阻止河水一样,一旦大决口,伤人必多,我连救都不能。不如小开决口疏导水流,如同我现在常听这些议论当作治病的药石一样。”后来孔子听到子产这番话,认为子产不可谓不仁。

猜你喜欢

  • 十常侍

    东汉灵帝时操纵朝政的宦官集团。常侍即中常侍,经常侍奉在君主左右。东汉时的中常侍一般由宦官充当,因此常侍也成为宦官的专用词。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

  • 西京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十月,蒙古军南下,进围西京(今山西大同)。金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一名胡沙虎)弃城东逃。蒙古军入西京大掠而归。崇庆元年(1212年)秋,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再

  • 正隆官制

    金海陵王颁行的中央新官制。因其正式颁行于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故称“正隆官制”。参见“海陵改制”。

  • 大齐(刘豫)

    南宋初年金朝在中原扶植的傀儡政权。史称伪齐。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军南下,宋知济南府刘豫杀守将关胜降金。建炎四年九月,被金册立为帝,国号大齐。始都北京(今河北大名),后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 共爱会

    中国第一个争取男女平权的爱国妇女团体。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日女学生胡彬夏、林宗素等听到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祖国危在旦夕的消息后,在北京召开共爱特别会,含泪进行演说,决议要从军北征。她们哭诉: “

  • 法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主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晚期郑国子产。《左传》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 “郑人铸刑书”。这是子产担任郑国执政期间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之一。

  • 北南宰相府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太祖始设,同掌佐理军国大政。各置左、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和知军国事等官。唯南府多以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北府多以国舅五帐世预其选。偶亦选用非皇族后族之人充任。又,册封皇太后由北府宰相押

  • 秦朝

    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西周时,秦只是一个附庸小国,春秋时逐渐壮大。战国末年,秦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朝廷设三公九卿,采分权制,互相制约,集

  • 二程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所倡导学说之统称。宋代思想家多以理(或“天理”)、气来论证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二程皆曾从学于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颢以“天理”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根本,于伦理上则体现

  • 刘裕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末期,刘裕执掌朝政,为缓和矛盾,抬高个人声望,刘裕遂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率军北伐南燕。六月,攻占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大城,燕主慕容超兵败, 退守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