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安徽独立

安徽独立

安徽早有革命党人从事宣传和组织活动,革命风潮渐次兴起。安徽编练新军后,有不少革命党和倾向革命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有的还充任了下级军官,在新军中集聚了一定的革命力量。但安徽革命党人的活动缺乏统一的领导和部署,加之徐锡麟、熊成基两次安庆起义惨遭镇压,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损失,因此省城的革命运动开展较差。武昌起义成功后,旅居省外的皖籍革命党人纷纷返省活动,重整旗鼓,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响应湖北。经过吴春晹、韩衍、管鹏、陈独秀等人多方奔走,借助过去的工作基础,召集新军中的标代表和陆军测绘学堂、陆军小学堂中的革命党人秘议,决定1911年10月30日(九月九日)以新军为主发动起义,攻取省城。因仓促行动,计划不周,加之清安徽巡抚朱家宝有备,起义失败。这时,上游九江和下游沪苏先后光复,省内广大群众革命情绪高昂,寿州、合肥、芜湖等地又相继发动起义,因此省城革命党人继续策划准备再举。革命形势迫使咨议局中的立宪派要求朱家宝主动宣布独立,朱家宝顺水推舟表示同意。11月8日(九月十八日)由咨议局出面宣布安徽独立,推朱家宝为都督。这种情况引起人民群众和一些革命党人的不满,朱家宝被赶走,经过激烈争夺,都督几次易人,直到12月21日(十一月二日)同盟会员孙毓筠就任都督,正式成立安徽军政府,政局才趋于稳定。

猜你喜欢

  • 安庆保卫战

    太平军著名战役。安庆既屏蔽天京,又是天京的粮饷基地。1860年5、6月(咸丰十年闰三、四月)太平军解天京之围,东征苏、常,湘军乘机包围安庆。太平军先派陈玉成、李秀成沿江南北两岸奔袭武汉,以救安庆,是役

  • 镇海之战

    亦称甬江之战。中法战争中爱国军民保卫镇海的战斗。马尾海战后,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和宁绍台兵备道薛福成在镇海积极备战,分兵扼守水陆要冲,镇海人民自发组织民团、渔团,支援守军,1885年3月1日(光绪十一年一

  • 立宪派

    由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或称改良派)演变而来,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方官绅的政冶代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使维新派感到欢欣鼓舞,为促使梦寐以求的宪政早日

  • 辛丑条约

    亦称“辛丑议定书”、“辛丑各国和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农历为辛丑年,故名。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各国交涉。1

  • 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期间英美等帝国主义策动中国东南各省督抚分裂中国的侵略活动。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英国为了防止义和团运动波及南方,影响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防止其他列强乘机染指自己的势力范围,经外交

  • 渤海帐

    辽北面诸帐之一。契丹灭渤海国之后,迁其王族大氏居辽内地,地位仅次于遥辇氏贵族。设渤海帐司以总掌其事。设渤海宰相、渤海太保等官。

  • 濛池都护府

    唐羁糜都护府名。西突厥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灭之以后,唐于其西部地区而置。管理五弩失毕部落,隶属于安西都护府。辖境为碎叶川以西到咸海的中亚一带。武则天垂拱年间以后为突骑施、东突厥所侵,部落离散,都

  • 废王立武

    唐高宗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参见“武周代唐”。

  • 昭宣中兴

    汉昭帝、汉宣帝相继在位,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一系列政策,使汉朝危而复兴,史称“昭宣中兴”。汉武帝末年,海内虚耗,百姓流离失所,汉朝处于危机之中。汉武帝下轮台诏书,罪已更张,但不到两年便去世了。大臣

  • 禹征三苗

    禹对南方苗蛮部落集团的一场战争。苗蛮本居江淮、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及湖南北部)间,因为不止一支,故称“三苗”。传说在尧舜时代,中原华夏族和三苗之间不止一次地发生冲突,舜用武力威逼的方式,曾迫使三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