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平治章程

平治章程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英国在拉拢东南各省督抚搞“东南互保”的同时,策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独立”割据。英国香港总督卜力授意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与兴中会会员陈少白密谋,劝说李鸿章据两广“独立”,孙中山同意一试。李鸿章派幕僚刘学询、曾广铨与兴中会接触和谈判。何启按卜力授意,于7月24日(六月二十八日)起草了一份由孙中山领衔、兴中会骨干杨衢云、陈少白等联名上卜力书,内附《平治章程》,主要内容是:迁都南京或武汉;于都内立一中央政府以总其成,各省立一自治政府以资分理;公权利于天下,关税等类如有增收必须先与别国妥商而行,铁路、矿产、船政、工商各业均宜分沾利权,教士旅行一体保护;增添文武官俸;平其政刑;变科举为专门之学。不久,李鸿章应诏北上,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任议和全权大臣,遂中止了与兴中会的接触。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英国也决定放弃原有的制造各地“独立”的做法,而投入更大权益的角逐中去。

猜你喜欢

  • 许淮屯田

    曹操在许都(今河南许昌)和淮河流域的屯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解决军粮问题,曹操接受枣祗、韩浩等人建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许都地区开始屯田,收效很大,这是民屯的开始。

  • 幅军

    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农民起义军。鲁南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海州、邳州、宿迁、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一带漕运船伕和饥民,用“匹布分幅帕头”,组成秘密团体,称为幅党。同治初年,清政府把漕粮改为海运

  • 穿鼻之战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间爆发的前哨战。1839年7月(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案后,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交凶手,林则徐下令英船在三日内或具结入口或驶离回国,不许其在零丁洋面停泊。11月3日(九月二十八日)英船

  • 直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其中的皖系和直系又均属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直系首领冯国璋,系直隶河间人,因而得名。冯国璋字华

  • 梁氏专权

    又称梁氏之变。汉章帝时,梁竦女为贵人,生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梁氏蒙恩赏,一门三侯位特进,由此而盛。梁商二女,一为汉顺帝皇后,一为汉桓帝皇后。梁商、梁冀父子以外戚之贵相继为大将军,秉掌汉政二

  • 襄城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歼灭明军汪乔年部的战役。新蔡战役后,明朝政府任汪乔年为陕西总督,率总兵郑家栋、牛成虎、贺人龙部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十一月出潼关,屯兵于襄城(今河南襄城)。当时李自成正围攻郾城左良

  • 女真文字

    女真族初无文字,族内交往及与邻族交往则使用契丹或汉文字。金建国后,太祖始命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而成的契丹文字拼写女真语言,创制本族文字,关于天辅九年(公元1119年)八月正式颁行,是为女真大字;熙宗

  • 十三部刺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为交趾、朔方、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总

  • 大足教案

    四川大足县人民于1886、1887年(光绪十二、十三年)在灵官庙会期间连续捣毁龙水镇等地教堂。1890年 (光绪十六年)法国教士重建教堂峻工后,强令大足知县桂天培严禁庙会期间迎神赛会,并派兵守护教堂。

  • 吴樾炸五大臣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决定派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宪政,企图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欺骗群众缓和矛盾,稳固自身统治。对此资产阶级立宪派表示欢迎,广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