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政闻社

政闻社

清末立宪派的政治团体。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大感振奋,积极活动筹建组织,准备回国参加宪政。次年由梁启超、蒋智由、徐佛苏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鼓吹“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与地方之权限;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政闻社为争取合法地位,在宣言中特别声明“其对于皇室,绝无干犯尊严之心,其对于国家,绝无紊扰治安之举”。总部设总务员主持,另设两名常务员实际负责社务,下分庶务、书记、会计、交际、编纂、调查六科,另有评议员若干。为避清廷忌讳,康、梁没有直接出名,由马良任总务员,徐佛苏、麦孟华任常务员。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初总部迁回上海,积极联络国内各立宪派团体,参加国会请愿运动。但清政府对康、梁存有戒心,政闻社活动极不顺利,不久就被清政府下令查禁。

猜你喜欢

  • 借荆州

    刘备向孙权求借荆州(治今湖北襄阳)事件。赤壁之战以后,荆州牧刘琦病死,刘备自领荆州牧,据有荆州江南四郡之地。为扩充势力范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往东吴,娶孙权妹为妻,并求借荆州治下的南郡(治

  • 三国干涉还辽

    沙俄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日本退还甲午战争中割占的辽东半岛,以争夺侵华权益的事件。沙俄早就觊觎中国东北。中日马关议和期间,它闻知日本议割辽东半岛,即一面对日本施以军事威胁,一面拉拢列强中其他国家以共同

  • 日俄密约

    从日俄战争后直到1917年日俄两国曾先后签订了四次密约,其中心内容之一就是日俄两国协议瓜分中国内外蒙古的权益。以1907年(光绪三十四年)的第一次和1912年的第三次为尤。密约主要规定,沙俄承认日本在

  • 争国本

    明神宗时因立太子问题引起的争论。明神宗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郑贵妃生子常洵,常洛为长。神宗宠爱郑贵妃,意立常洵,乃以“数年后皇后无出,再行册立”为由,迁延不立太子。许多大臣为维护传统的封建继承制,

  • 武昌起义

    1911 (宣统三年)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权利的保路运动激烈开展,各地群众的自发反清斗争遍及全国,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革命时机完全成熟。武汉是革命运动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湖北新军中一直有革命党人秘密

  • 子产不毁乡校

    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善于采纳批评意见的故事。乡校即基层行政单位乡的学校,郑国人常在那里游学聚会,议论当朝执政。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子产的威信,劝子产毁掉乡校。子产说: “人们早晚办完事情后聚游于此,以议论

  • 投下

    又称头下。辽代奴役外族俘掠人户的特殊行政单位。太祖阿保机时,始将俘掠到契丹故地的汉人、渤海及奚族人户作为皇帝、皇后的私有奴隶,而仿照唐朝州县之制,筑城团集以奴役之。随后,诸王、外戚、大臣及从征将领,也

  • 林爽文起义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台湾人民起义。林爽文是台湾彰化县天地会首领。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林爽文利用天地会组织发动起义。起义军攻下彰化后,林爽文自称顺天盟主大元帅,不久又攻克诸

  • 大足教案

    四川大足县人民于1886、1887年(光绪十二、十三年)在灵官庙会期间连续捣毁龙水镇等地教堂。1890年 (光绪十六年)法国教士重建教堂峻工后,强令大足知县桂天培严禁庙会期间迎神赛会,并派兵守护教堂。

  • 禁军

    ①历代皇帝的侍从部队。有的直称为禁军、禁兵、有的另立名目。其任务范围也不尽相同。唐代初有元从禁军、后渐扩大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左、右神威十军。其中有的还用以镇戍地方,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