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景廷宾起义

景廷宾起义

《辛丑条约》签订后,直隶广宗知县魏祖德等地方官吏勒索“摊派赔款”,激起群众抗争。广宗县北东台村武举景廷宾被推为联庄会总团头。在钜鹿县待机再起的义和团首领赵三多与景廷宾决定联合行动。直督袁世凯欺骗群众,将魏祖德撤职,换上赵馔任广宗知县。赵分化联庄会,拉拢景廷宾不成。袁世凯于1902年3月3日(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日)派军进攻东台村,景廷宾指挥联庄会奋起还击,打伤营管带鲍贵卿。由于出现奸细,又有庄头动摇,景廷宾堂弟景贞等牺牲,助手刘永清负伤。景廷宾率众突围转战钜鹿,与赵三多所率义和团余部会合。4月23日(三月十六日)在钜鹿县厦头寺正式起义,提出“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口号,参加起义的约三、四万人,推景廷宾为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元帅,赵三多为主将,参加过义和团的南和县水月寺老慈和尚(原名郝振邦)为军师。起义军攻威县,破官军,声威大振。直、豫、鲁三省交界饥民、游勇、义和团余部纷纷加入。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压力下,令袁世凯派出所部武卫右军等新军, 由段祺瑞、倪嗣冲统率“进剿”。德、日军四千余人、法军二千三百余人也由北京开往广宗“助剿”。起义军在中外敌人夹击下转战河南成安、临漳(今属河北省),陷入重围,景廷宾被捕,并于7月25日(六月二十一日)在威县英勇就义。赵三多不久亦被叛徒出卖而牺牲,起义失败。景廷宾起义转战直,鲁、豫三省二十四州县,扬起“扫清灭洋”的旗帜,表明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把反帝、反封的斗争推进到新阶段。

猜你喜欢

  • 淳熙客户逃移法

    南宋孝宗时处置客户逃移的专法。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宋廷采纳夔州路转运司建言,下令除将皇祐以来适用于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二州的客户逃移专法扩大施行于夔(今四川奉节)、忠(今四川忠县

  • 大理院

    清末官署名。清沿前制设大理寺,为平反刑狱的机关,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进行改革官制时改称大理院,在职权上亦有所变更,除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外,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主

  • 北方革命协会

    辛亥革命时期成立的革命团体,系由同盟会河北支部负责人刘仙洲于1909年(宣统元年)在保定组织的实行会(次年冬改称共和会),李大钊、凌钺等于武昌起义后组织的天津共和会(亦称北方共和会),李季直和段亚夫等

  •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最大的新式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令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改委唐廷枢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唐廷枢任总办,朱其昂、徐润、盛宣怀、朱其诏等四人先后

  • 群治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08年12月13日(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杨王鹏、黄申芗、钟琦等将湖北军队同盟会改组为群治学社,钟琦任社长,以“研究学问,提倡自治”为名,继续在新军中进行

  • 噶尔丹叛乱

    清初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活动。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部。其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康熙时厄鲁特的准

  • 包衣

    满语,意为家内奴隶。满语称奴隶为“阿哈”,家内奴隶称“包衣阿哈”,简称“包衣”。清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属上三旗者,隶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者,分隶王府,

  • 将军府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官署名。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积极建立独裁统治,1914年在北京设立将军府,直隶于大总统,给各地被解除军权的高级将领以将军称号调来将军府任职,由陆军总长段祺瑞以建威上将军的资格兼

  • 王世充政变

    隋大将王世充争夺洛阳政权、废越王杨侗而自称皇帝的政变。王世充曾率军镇压朱燮、管崇、孟让、格谦、卢明月等农民义军,深得炀帝宠信。后受炀帝之命,率兵入中原,抗拒瓦岗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在江

  • 白朗起义

    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白朗,字明心,河南省宝丰县大刘村人。由于当地封建剥削沉重,又经常闹灾歉收,农民生活困苦,不断发生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1911年10月白朗在宝丰一带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