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武周代唐

武周代唐

武则天称帝建周代唐事件。武则天名曌, 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继位,于感业寺见之,复召入宫,拜为昭仪。武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巧慧多权数,遂得高宗宠爱。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高宗废掉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后。自此,武则天参预朝政。王皇后以图谋毒死高宗罪被贬为庶人,不久被武则天残杀。反对立武的贞观老臣褚遂良、长孙无忌被贬官流放,长孙无忌自杀。支持武则天的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皆升任高官。显庆(公元656-661年)以后,高宗多苦风疾,脑昏头重,目不能视,故百司表奏,多委武则天处理。初预国事,武则天尚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及其得志,武断专权,高宗颇有怨恨。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高宗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写好诏书,欲废武后。但当武则天到高宗前申诉之时,高宗却反悔初衷,将上官仪等处死,待武则天如初。史称此次事变为“麟德之变”。此后,高宗每视朝事,武则天垂帘于后,参与一切政务。时并称武后与高宗为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死,李显为帝,是为中宗。两月之后,武则天废中宗,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由她独掌大权。天授元年 (公元690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等九百人上表睿宗,请改国号,武则天假意不许。其后,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六万余人又上表,睿宗亦上表自请赐武氏姓,武则天遂改唐为周, 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李唐天下为武周所代。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率兵入宫,杀其面首张易之、张昌宗, 兵谏武则天。她被迫退位,传位于太子,废周复唐。中宗李显复位以后,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死。从麟德元年算起,武则天实掌大权达四十余年。

猜你喜欢

  •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日本援引《中日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6年7月21日(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一日),由清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与日方代表林董签于北京。二十九款,另附双方往复照会六件。

  • 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见“望厦条约”。

  • 大明历

    南北朝时祖冲之创制的历法。祖冲之在认真研究前人历法和实际观测的基础上,指出前人的不足,大胆地进行历法改革。他三十三岁时,即刘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

  • 滇案

    见“马嘉理事件”。

  • 昭王南征

    周昭王对楚国的征伐。周王室视楚国如同蛮夷,导致周楚间关系的恶化。周昭王十六年和十九年两次大规模亲征楚国。传说第二次出征渡过汉水时,昭王乘坐当地船夫进献的用胶液粘结的船,船至中流解体,昭王及随从的祭公俱

  • 八字军

    南宋初年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抗金义军。金灭北宋后,继续发兵南进。北方各地爱国军民纷纷组织义军,在敌后坚持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秋,宋将王彦与岳飞等十余人率七百士兵渡河退守太行山区之共城(今河南

  • 保路同志会

    四川人民在保路风潮中组成的保路团体。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将以前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即出卖给帝国主义,因而湘、鄂、川、粤四省迅速掀起保路风潮。6月17日(五月二十一日)四川成

  • 晋杀三郤

    春秋时期晋国统治集权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晋厉公在位期间,为加强君权,想全部去掉原来在朝执政的大夫,改立其左右宠信之人。当时任晋国执政的郤氏在所有贵族中势力最大,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对公室构成

  • 海约翰政策

    见“门户开放政策”。

  • 大运河

    我国古代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之称,始于宋代,元、明以后渐成通称。唐朝以前则将运河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等。但一般所称的“大运河”,则特指隋炀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