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甲申易枢

甲申易枢

1884年 (光绪十年)清朝军机处大换班事件。1884年(光绪十年)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参劾军机大臣萎靡因循,希冀朝廷“严加议处”,使之振作起来, “戴罪图功”。4月8日(三月十三日)西太后突降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罢革:奕诉保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家居养病;大学士宝鋆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加恩留任,退出军机处。改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日,西太后又以懿旨令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此次军机处大换班,史称“甲申易枢””。军机处全班大撤换,出乎盛昱意料之外。4月9日(三月十四日)疏请恭亲王奕訢等五军机“获重遣未宜置身事外,请量加任用,严予责成,以裨时艰”。云南道监察御史丁振铎亦奏请“录存亲旧,再沛德音”,均被拒绝。盛昱、赵尔巽、锡钧谏阻醇亲王奕譞会商军机紧要事务,懿旨答以“应毋庸议”。嗣后,军机处每有公务均由孙毓汶、许庚身赴醇亲王府,奕譞或面授机宜,或以书札指划,事事禀醇亲王奕譞之命而行。这种办公程序时称“过府”。西太后易枢目的在于排斥恭亲王奕诉,裁抑清流派,以便立威擅权。易枢之后的军机处,人才更加平庸,亦少振作景象,西太后独裁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 逢泽之会

    战国中期的重要会盟之一。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于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开会,并驱逼十二位诸侯以朝见周天子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魏惠

  • 卫州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蒙古军在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战败后,窝阔台汗亲督弟拖雷及侄蒙哥率大军攻入河东。正大七年(公元1230年)九月,金将武仙与移刺蒲瓦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大败蒙古塔思所部先锋军。十月

  • 大昌原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继续南下攻金。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蒙古军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断庆阳(今甘肃庆阳)粮道,进攻战略重地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金完颜陈和尚率领劲旅忠孝

  • 河中府战役

    蒙古灭金重要战役之一。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九月,木华黎派金降将石天应率军围攻战略重镇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谋以西控关内,东取河南。水手出身的金新任河中府判官、权河东南路安抚副使侯小叔,亲率

  • 弼德院

    清末官署名。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仿行宪政成立责任内阁,为总揽国政的最高机关,但又恐其职权过重,另设弼德院,规定“该院权限与内阁相为维系”,名为“用备顾问”,实则以为制约。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

  • 更始政权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政权。地皇三年(公元22年),犯法逃匿的汉宗室刘玄投入平林兵,刘縯、刘秀纠集宗族为骨干组成的舂陵兵也与农民起义军新市、平林兵合而为一。队伍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地皇四年,为加强统

  • 白马驿之祸

    唐末权臣朱全忠(即朱温)谋夺帝位,诛杀朝廷名士的事件。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唐朝权臣、梁王朱全忠为减少其称帝阻力,谋除朝廷名臣。宰相柳璨素为朝廷宿臣所轻,盛赞其谋。谋士李振屡举不第, 亦深疾缙绅之

  • 三京宰相府

    辽先后后置五东,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上京道、西

  • 元祐党争

    宋哲宗时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集团间的斗争。哲宗年幼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遂废罢新法,排斥“新党” (即变法派)朝臣。旋以司马光死,旧党分化为程颐为首的洛党、苏轼为首的蜀党和刘挚为首的朔党等不同的政治派

  •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反动官僚政客集团,其首领为梁士诒。清朝末年,梁任邮传部铁路局局长,把持交通事业,1908年,以交通款项成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积极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