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郭子兴起义

郭子兴起义

元末江淮农民起义。首领郭子兴,定远(今属安徽)土豪,当地白莲教首领。常散家资,结壮士,很有影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二月,郭子兴与孙德崖等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起义者以红巾为号,亦称红巾军,众达数万。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位首领,同称元帅。但五帅不和,不能戮力同心。同年闰三月,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渐受器重。秋间,元军攻占徐州,芝麻李被俘牺牲,部将赵均用、彭大率余部投奔郭子兴。不久,赵均用,彭大皆自称王,位在郭子兴上。郭子兴与赵均用等矛盾日深。至正十四年(公元1353年)七月,朱元璋克滁州(今安徽滁县),郭子兴即移驻其地。次年正月,朱元璋克和州(今安徽和县),郭子兴遂命朱元璋为总兵,统领诸军。三月,郭子兴病死和州。其子郭天叙被韩林儿封为都元帅,郭子兴妻弟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九月,郭天叙、张天祐在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时被擒杀,原郭子兴部遂统归朱元璋掌握。

猜你喜欢

  • 中俄瑷珲条约

    即中俄《瑷珲和约》, 1858年 (咸丰八年),沙俄凭借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一直觊觎着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1858年5月(咸丰八年四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英法

  • 三武灭佛

    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执政时先后打击佛教的事情。佛教是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之一,但寺院地主又与封建政府间存在着争夺人口、资产、土地的矛盾。因此,时常受到封建政府的抑制和打

  • 和约章程

    见“中法天津条约”。

  • 李纲辅政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宋金战争中宋朝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兵部侍郎,力主抗金,反对迁都。奉命主持汴京(今河南开封)守备,打击围城金军,逼其撤兵北返。不久,即以“专主战议”被排

  • 同文馆之争

    清末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之一。1862年(同治元年)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诉等奏准设立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相当于小学程度。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延聘洋人为

  • 浍河堡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1211年)八月,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北)战役后蒙古军乘胜追击。金军败退至浍河堡(今河北怀安旧城附近),被蒙古军追及包围。两军激战三日,金军主力被全歼。完颜承裕率残部逃至宣

  • 典礼院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礼部原来所掌管的学务和部分外交事务,在中央机构变动中陆续划归其他有关衙门管理,礼部职掌只剩下典礼事务,已非国家行政,与各部职掌不相称,遂于1911年(宣统三年)改礼部为典礼院,设掌院

  • 蓝田之战

    战国中期秦败楚的战役。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今陕西、河南两省间的丹江以北)之战,楚军大败后,楚怀王大怒,倾全国兵力再攻秦,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三十里),楚军大败。韩、魏乘楚败袭击楚

  • 八旗兵

    清代军队的一种。努尔哈赤始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后因部属增多,又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为八旗,专统率满人。正黄、正白和镶黄称为上三旗,是清帝自己直接统率的亲军;其余五旗,称为下五旗

  • 交趾侵宋

    又称交州之变。宋神宗时交趾(在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北宋建立后,与交趾王国基本保持和平交往,冲突很少。但自侬智高事件后,交趾统治者渐萌侵宋之心,时于宋朝边境掠夺骚扰。至其王李乾德时,更公然张贴榜文,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