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钟相杨么起义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领导者为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巫教首领钟相和龙阳(今湖南汉寿)农民杨么(本名太)等。自徽宗时,钟相即以行医为名,利用宗教组织农民,宣传“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自谓“有神灵与天通, 能救人疾患”,深得远近人民拥护,被称为“老爷”、“天大圣”。如此二十多年,逐渐形成以其家乡武陵县唐封乡水连村为中心的根据地。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春,组织义军三百人,命其子钟昂(一作钟子昂)率领北上抗金勤王。被遣返后,适逢金军及南宋溃军孔彦舟部在湖湘地区轮番骚扰掳掠,地主、官府也加紧搜刮人民。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遂以三百勤王义兵为骨干,聚众起义,很快占领鼎(治今湖南常德)、澧(治今湖南澧县东)、潭(治今湖南长沙)、峡(治今湖北宜昌)、岳(治今湖南岳阳)、辰(治今湖南沅陵)等州所属十九县,众至数十万人。遂称楚王,国号大楚,年号天载(一作天战)。立子昂为太子, 设官分职,建立了起义政权。义军所至焚毁官府、寺庙及豪右之家,镇压官吏、反动儒生、僧道、巫医、卜祝之人。斥宋朝法制为“邪法”,谓镇压地主官吏为“行法”,称剥夺地主豪富财产为“均平”。对地主手中的部分土地实行剥夺,或虽不剥夺而令地主“出纳租课”。至三月间,遭孔彦舟暗算,兵败,与子昂被俘牺牲。六月,部将杨么、夏诚、周伦等结大寨于龙阳。绍兴三年(1133)四月,杨么被推为总领袖,称大圣天王,立钟相少子子义为太子,有众二十万。实行兵农相兼,陆耕水战。打造多种型式战船,训练强劲水军,屡败官军。继续坚持实行钟相的革命政策。势力范围东起岳州,西达鼎、澧二州,北至公安(今湖北今县),南抵长沙界内。多次拒绝南宋招安和伪齐所谓“联兵灭宋”、“分地而王”的引诱,表现了严正的革命立场。绍兴四年八月,南宋派岳飞率部前来镇压起义军,采用破坏生产、经济封锁、招降纳叛与军事进攻几手并施的策略。绍兴五年六月,因叛徒黄佐、杨钦等出卖,杨么大寨始为岳军所破,么战败投水被俘牺牲。此次起义,前后坚持斗争达五年多,为宋代较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

猜你喜欢

  • 三顾茅庐

    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事件。汉末诸葛亮由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到荆州(治今湖北襄阳)避难,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刘备为争雄天下,招揽人才,听取谋士徐庶建议,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不顾天寒,连

  • 资政新篇

    书名。太平天国革命后期的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1859年(咸丰九年)洪仁玕撰。是年4月(三月)洪仁玕从香港到达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企图使太平天国强盛起来的

  • 漕渠

    汉、唐时代开挖的运送物资进入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的人工渠道。汉初,关东地区的谷物经渭水漕运至长安,很不方便。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农令郑当时建议引渭穿渠,以利漕运农耕,汉武帝因此命水工徐伯等

  • 史弥远政变

    南宋宁宗时对金妥协派发动的政变。韩仛胄北伐失利,金国分兵九路大举南下攻宋,并要挟南宋割地称臣及献首谋北伐之臣韩仛胄等人头颅。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礼部侍郎、主和派史弥远遂勾结参知政事钱象祖

  • 淳熙客户逃移法

    南宋孝宗时处置客户逃移的专法。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宋廷采纳夔州路转运司建言,下令除将皇祐以来适用于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二州的客户逃移专法扩大施行于夔(今四川奉节)、忠(今四川忠县

  • 援朝抗倭战争

    明神宗时中朝人民的联合抗倭战争。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 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战胜其他诸侯,结束战国以来连续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日本。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四月, 十六万日军在

  • 色楞额界约

    中俄边界界约。《中俄布连斯奇条约》签约后,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十一月七日,订立《色楞额界约》,确定了从恰克图向西至沙宾达巴哈的边界。

  • 张格尔叛乱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借新疆维族人民对清朝统治不满而发动的叛乱。张格尔从小在阿富汗受英国的培养,长期在边疆进行活动,多次被清军击败。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张格尔又窜入南疆, 八月,

  • 第一流内阁

    又称第一流人才内阁。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打垮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后,为了利用国会中的第二大党进步党替自己建立独裁统治服务,于1913年9月任命进步党人熊希龄为国务总理组织内阁。熊邀请进步党名流梁启超

  • 癸卯学制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联衔奏准颁布各级各类学堂章程,包括《学务纲要》、《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