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戊之间行卷

丁戊之间行卷

十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详见《琴志楼词》(辞目)。此编共十卷。卷一为赋、卷二为骈文、卷三至卷七为古今体诗,卷八为词,卷九为南北曲,以上皆作于光绪三年(1877)至四年(1878),故名《丁戊之间行卷》。卷十为湘弦词,此卷为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元年(1875)所作。所作皆抒写己意,初不敢依附汉魏六朝唐宋之格调以为格调,亦不敢牵合三百篇之性情以为性情,易顺鼎诗学中晚唐,与樊增祥齐名,并称为近代诗坛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咏物、写景、咏史、抒怀各种题材均有。写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诗作,慷慨激昂,洋溢着爱国激情。如《感事书怀》:“衮衮诸公满汉京,不应无计答升平。已巳东帝连西帝,犹自南兄依北兄。骑虎势难今日下,屠龙势早昔年成。版泉涿鹿天王事,莫道皇家总厌兵。”其他如《华阳镇谣》和《宁陵县界始见种罂粟,以东更盛》等诗,对清朝地方政府与人民的矛盾也有所反映。另外,也有一部分诗思想平庸,情趣卑下。陈衍评其:易顺鼎“与樊山布政称两雄,惟樊山始终不改此度,实甫则屡变其面目,为大小谢,为长庆体,为皮、陆,为李贺,为卢仝,而风流自赏,近于温、李者居多,虽放言自恣,不免为世所訾,然亦未易才也。”(《石遗室诗话》)。王以敏评道:“其勇敏神隽似长源、长吉二李,而其憔悴婉笃则又似卫叔宝。所著诗古文词,哀韵顽艳往往令人泣下”(《魂北集序》)。有光绪五年(1879)贵阳刻本。

猜你喜欢

  • 紫微杂说

    又称《紫微杂记》、《东莱吕紫微杂说》等。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吕本中(1084-1145)撰。吕本中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吕公著曾孙,少以荫初承务郎。绍圣间以元祐党人子弟免官。

  • 江阴季氏家乘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清代江苏江阴季氏父子孙一家之事实。季熙生季麟,季麟生芝昌,芝昌生念诒。熙以布衣授徒终身,麟官至知具,芝昌官至军机大臣外任闽浙总督,念诒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当为念诒所编。现有同治年

  • 易注

    十二卷。清崔致远撰。致远字静君,山西曲沃人,康熙进士,官至吏科掌印给事中。其平生好易学,多所探研。其《易注》十二卷历二十年乃成。据自序,曾七易其稿,意于象则较有研求。今观全书,其于易象则甚为疏略,凡利

  • 巴山七种

    二十二卷。清王侃撰。王侃字迟士,西川温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以贡授州判,不就。著作除本书所收外,尚有《治官记异》、《字通》。《巴山七种》目次为《皇朝冠服志》二卷、《治平要术》一卷、《放言》二

  • 拙尊园丛稿

    六卷。清黎庶昌(1837-1897)撰。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廪贡生。同治元年(1862),特赏知县,派曾国藩大营,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合称曾门四弟子。光绪二年(1876),郭嵩焘出使欧洲,

  • 维摩诘所说经义疏

    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条。《维摩诘所说经义疏》,世称《广疏》。此疏与略疏比较,约增加了三分之一。所诠详简,互有不同。科文分章,立言措义,全无一合。略疏己说的,广疏不再重复或

  • 求古录礼说

    十五卷。清金鹗撰。金鹗嘉庆时期贡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鹗才思敏捷,博闻强识,于书无所不读,长考据之学,时人争聘为弟子师,尚书汪廷珍聘至家中,两年后逝世,年仅四十九岁。著此书及《四书正义》。该书各卷内

  • 汲古阁说文订

    一卷。清段玉裁撰。参见《说文解字注》。明末常熟毛晋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大徐本”,有初印本和五次剜改本。剜改完全依照《说文系传》即“小徐本”,而所取者未必是,所改者未必非。因而段氏便对汲古阁所刊“大

  • 春秋别典

    十五卷。明薛虞畿撰。书前自序称尝阅往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见百家,皆三氏所未录。间或微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所以作者略仿《左传》之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传人名以系其事。书

  • 云间予谥诸臣传赞

    一卷。清陆秉笏(生卒年不详)撰。秉笏字长卿,号葵沾,上海人。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乾隆间有诏,凡明末殉节诸臣及为流寇所逼而殉者,皆得分别予谥,并敕撰《胜朝殉节诸臣录》以记之。秉笏即抄录松江府属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