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事溯真

三事溯真

一卷。明李豫亨(详见《推篷寤语》条)撰。李豫亨于卷首言:“有生所必资者有三事:寒欲衣,饥欲食,蔽风雨欲居,此通古今无贵贱一也。上古崇质任朴,民生易足,及其后古意寝亡。情动于欲,而泰侈生焉。于是始舍其本来之真,而务徇其外。得则骄,不得则争。骄则僭,僭则无上;争则乱,乱则无下。盖缘此三事而丧失其真者,天下皆是也。余安能以空言障其狂澜哉。因为原本所由始,及古今英茂之士,其成行可为世则者,不揆辄为拈出缀于篇,名曰《三事溯真》,以于天下之还真君子共之。”交待了篇名之由来及作此书的目的所在。书前另有王守仁弟子王畿于万历八年(1580)秋为此书作的序。序中称此书“于治生之道,多有发明。其所引证,‘与物同求而不同贪,同得而不同积。性一变而为情,情再变而为欲,至人窒欲以驭情,反情以归性;皆卓然有见之言。盖私淑良知之学而有自得者也。”此书共一卷,分为九章,即原初章、稽实章、崇养章、合道章、酌宜章、励功章、导安章、征圣章、标贤章。其内容所涉亦多释、道二家之言。有些语句如“人身之生净裸裸,赤洒洒”等,又近于禅门语录。书末附有王畿所述之《阴阳语录》,大旨教人安于四业(士农工商),指出“人须自食其力,徒仰给于人,谓之素餐,乃是执板道学,非善于治生者也。”此书有《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据此本排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

猜你喜欢

  • 平望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翁广平纂。平望,今隶吴江县,居苏、浙之要冲,人物殷繁,财富骈委。此志卷首为宸翰、凡例、旧序、图;卷一沿革、星域、形胜、景物水、泉、乡都、图圩、土产;卷二街坊、塘路、桥梁、宫舍;卷三义

  • 清音对字新翻蒙古三字经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旧抄本未刊行,无成书年代。全书均为满语、蒙古语两种文字的《三字经》对照本,没有汉字,每句均以满语在先,之后译成蒙古语相对照。有《颐志斋丛书》本。

  • 丛笔轩遗稿

    三卷。《附录》一卷。清孙采芙(生卒年不详)撰。孙采英,江苏仪征人,胡培系之妻。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世泽楼刊本。

  • 尺牍筌蹄

    三卷。元陈(生卒年不详)编。陈字子经,系陈著之孙,翰林学士,以非罪死,著有《通鉴选编》。是书选录宋代书简。其标目有要套、书式、具位、具礼、官称。又曰合用故事,可于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书言故事内随意择用

  • 尔雅郝注刊误

    一卷。清郝懿行原撰,清王念孙刊误。是编前有共和八年己未(1919年)罗振玉序。是编原写本旧藏贵阳陈松山家,首尾朱墨烂然,凡一语有未安,一字有讹脱,均以朱笔订正。以书迹观之,多出念孙手,间有一二为引之所

  • 佛教初学课本

    一卷。清代居士杨文会(1837-1911)撰。杨文会,号仙山,安徽石埭县人。生逢清朝末年,经历过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辗转迁移。面对时局的动荡,杨文会却专心学习音韵、历数、天文、地理、黄、老、庄、列等学问,

  • 竹书纪年

    二卷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亦称《汲冢纪年》。案《晋书·束晳传》,晋太康二年(281),汲县人发魏襄王墓,得古书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今世所行题沈约注,亦与隋志相符。顾

  • 榕村全书

    三十二种附十种。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该书所收书类似于《李文贞公全集》,主要部分为《四书解义》、《周易通论》、《周易观象》、《诗所》、《尚书七篇解义》、《春秋毁余》、《孝经全注》等自撰经学等

  • 易学管见

    无卷数。明洪启初撰。启初字迩远,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兵部主事。该书用注疏本,大体采常见训诂以说义。但将《系辞》《说卦》各章都用首句标为章名,则非古式。《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吴玉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释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条。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