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丙子学易编

丙子学易编

一卷。宋李心传(1166-1243)撰。心传字微之,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兄道传,为宋名儒。心传于庆元元年(1195年)乡试落第,绝意不复应举,闭户著书。晚年因崔与之、许奕、魏了翁等前后二十三人之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心传有史才,通故实,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素为史家推重。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心传虽以史名家,然经术亦颇究心。《经义考》引高斯得《跋》云:秀岩先生近世大儒也,世徒见其论著藏于明堂石室、舍匮玉版,遂以良史目之。不知先生中年以后,穷经道奥,经术之粹,有非学士大夫所能及者云云。高氏虽为其及门第子,然所言非溢美之辞。此书《宋志》及卢氏《补志》俱不载,《宋史》本传云五卷,然据心传《自序》为十五卷,《宋史》误。其书作于嘉定九年(1221),竭二百八十日之力,时年岁在丙子,故有是名。书中说“易”多取王弼、张横渠、程伊川、朱晦庵四家之传,而间以周子、邵子及先君子(父舜臣)之说补之,亦间附以己意。然今本无周、邵二家说,而有郭子和(雍)《传家易说》之文,李书原本散佚,未详孰是。今本一卷为元初俞琰摘录本。俞《跋》曰,此书系借闻德坊周家书肆所鬻者,天寒日短,老眼昏花,并日而抄其可取者云。可知今存者不及原书十分之一,然俞琰为元初大学者,精于易学,所采者当为原书精华,李书虽佚,其大旨犹可见。俞称“中间尽有可取”,所言自当不虚。此书有《通志堂经解》本,附俞琰《周易集说》后。另有清抄本《周易集说》存十五卷,后附《学易编》,书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丛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经部》也收入此书(清于敏中等辑,乾隆三十八年抄本,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 安肃县志

    十六卷。清张钝修,史元善纂。张钝,安顺人,曾任安肃县知县。史元善,溧阳人,贡生。乾隆四十二年张钝出任安肃县令后,聘史元善纂辑县志,四十三年(1778)刻印。此志卷首有张钝、李策、石梁序及旧志序十篇。正

  • 公羊臆

    二卷。清张宪和撰。张宪和,平湖(今浙江平湖)人,官湖南辰溪县知县。他对《春秋公羊传》深有研究,著有《公羊臆》二卷、《读公羊注记疑》三卷,合刊为《张氏公羊二种》。《公羊臆》兼采汉、宋,博综众说,颇有心得

  • 长清县志

    ①十四卷。清岳之岭修,徐继曾纂。岳之岭字尹瞻,河北保定人,贡生,康熙十一年(1672)任长清知县。徐继曾字兆孟,邑人,顺治十一年(1654)拔贡。长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邑侯李宗延,此志为二修。岳之岭掌长

  • 情史续书

    见《女才子书》。

  • 群经质

    二卷。清陈仅撰。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此书虽没有大发明,但错误也比较少。例如,《屯》曰:“利建侯。”《豫》曰:“利建侯”。此书认为,创业守文皆以建侯为利,后世废封建而设郡县,必无长治久安之策。这只是囿

  • 道荣堂文集

    六卷。清陈鹏年(1663-1723)撰。生平见《陈恪勤集》条。本集为陈鹏年自编。诗文本非陈鹏年所长,加之集中亦皆应酬之作,与胸臆抱负无干,故而无何特色。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毛诗考证

    四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县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迁桃园同知,不满一月,以养亲乞归。自此,闭门著书,精研训诂及儒学,擅长考证,亦能诗。其著述

  • 十愿斋易说

    一卷,《霞舟易笺》一卷。明吴钟峦撰。钟峦字峦稚,号霞舟。江苏武进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桂林府推官。鲁王监国,以为礼部尚书。后来自焚而死。此编每卦摘笺数语,只有上经三十卦,没有下经,似乎不是

  • 秘阁元龟政要

    十六卷。明佚名撰。书中所记皆明太祖事。但起于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取常熟,终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首尾皆不完整,盖前后各失一册。今本卷第又经传写者改题。书内容大致与太祖实录相出入,亦

  • 师伏堂集

    十二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举人出身。治学崇拜西汉传今文《尚书》的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