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卷。清陈璜撰。陈璜,字天裔,秀水人。幼年好读书,学无不窥。精于地理方舆,而尤专河事。康熙十四年(1675)陈璜参与修建翟家坝至高家堰长一万六千丈之河堤。其积极筹划,力排众议,于河堤之修成有大功。
十二卷。清金檀编。金檀(约1660-1730),字星轺,以字行,桐乡(今浙江嘉兴地区)人,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目录学家。自幼好书,犹嗜古籍,于书无不搜求。晚年藏书益多,建“文瑞楼”以贮之,编有《文瑞
十六卷。清陈世箴(生卒年不详)辑。世箴字筱林,丹徒(今属江办省)人。是编乃世箴嗜读古书,采诸家文辞,体仿《文选文苑总集》,汇编成辑。内容多记忠臣孝子,遗文轶事,人心风俗之事,意在垂世立教。其记忠孝节烈
三卷。明虞谦(1366-1427)撰。虞谦,字伯益,金坛(今江苏南京)人。洪武二十八年(1395)由太学生擢刑部郎,出知杭州府。永乐十六年(1418),命督漕运,后召为大理少卿,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仁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三十四卷,明郑贤撰。郑贤,生卒年不详,字元直,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东南)人,官震泽县教谕。《人物论》一书成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书的内容主要是历代史书中对人物的论赞,以及唐宋以来各家文集中论古之
见《宋高僧传》。
八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省)人。正德六年举进士,授修撰。为官累迁。但投荒多暇,书无不览,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明时推为第一。著有《升庵集》八十一卷,《丹铅
不分卷。清吴大澂撰。吴大澂,详见《恒轩所见吉金录》条。此书为吴大澂论述金石的有关书信,计三十多件。书信大多不具年代,只具月日。惟自兴安至商州道中所寄之书,署甲戌仲冬(1874)。还有自东边所寄一信,内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此书大例与《群经韵读》同,辑录韵字的古籍自《国语》以下二十四种,加之秦文共二十五种。其中《列子》、《家语》等乃魏晋人伪撰;《穆天子传》、《六韬》、《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