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坡全集

东坡全集

一百一十五卷。宋苏轼(1036-1101)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除签书凤翔府判官,召直史馆。熙宁间,上书论新法不便,触怒王安石,下御史狱,王安礼救之,遂通判杭州,徙徐州、湖州。元丰间,因以诗诽谤朝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祐中,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后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曾筑“苏公堤”于西湖。召为翰林丞旨,历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徽宗立,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后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散文、诗、词、赋、书法、绘画皆精。其散文豪迈奔放,翻空出奇,流畅自如,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风格。他反对为文而文,主张“有所不能自己而作”;主张辞达,“辞至于太,足矣,不可有以加矣”;主张平淡,“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主张自然,“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作诗如作文,《沧浪诗话》评价说:“其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使诗的创作达到了“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的得心应手、不名一体的境地。其词豪气四溢,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开豪放一派。其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至今为人传诵不衰。苏轼的豪放词风,给后世以极大影响。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直接受其影响,成为“苏辛词派”。而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人的词和苏轼亦一脉相承。清代“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也有豪放派性格。苏轼的书法吸取李邕、颜真卿等名家精髓,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浪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一生著述颇多,有《东坡词》二卷、《易传》、《书传》、《东坡志林》、《仇池笔记》、《苏沈良方》、《渔樵闲话》、《物类相感志》等。《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乃清朝蔡士英据旧刻本重订刊行。前三十二卷为诗、辞及琴操,其中卷三十一、三十二录《和陶诗》一百三十五首。以后各卷分别收入赋、叙、记、传、论、制策、策略、策别、策断、策问、南省说书、奏议、表状、书、尺牍、碑文、墓志铭、行状、祭文、哀词、易解、评史、书后、书事、赞、铭、颂、箴、疏、青词、疏文、祝文、偈、杂文、拟作、志林、外制、内制、春帖子词、致语、口号等各类文字。书首有乾隆帝作《苏轼御书颂论》、《读苏轼范增论》及苏峤序、敕文、凡例等。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另有善本《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目录》七卷《年谱》一卷五十册,乃明刻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猜你喜欢

  • 比目鱼

    二卷。清李渔(1611-1680)撰。李渔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剧写书生谭楚玉与梨园歌妓刘貌姑一见钟情,谭楚玉为与刘貌姑朝夕相会,遂舍弃儒业而做优伶。二人同台演戏,彼此相恋,结成生死之情。有富豪钱万

  • 瞻衮堂文集

    十卷。清袁钧(约为乾隆间人)撰。袁钧字秉园,号陶轩,一号西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袁钧生有异禀,七岁能诗,其诗被秀水郑虎文所赞赏,后收为徒。二十补县学生员,三十五试擢高等食廪饩,旋受知于学使仪征阮元

  • 海涵万象录

    四卷。明黄润玉(详见《四明文献录》条)撰。此书由黄润玉之孙黄溥辑录而成,内容均为其平日言论,共四卷,分四十类。其中间有新意,但舛误者也不少。如引礼公子之子孙有封为国君则世世祖是人,遂谓宋太祖当居始祖庙

  • 六合纪事

    四卷。清国长森撰。国长森,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未详。六合居金陵之北,乃江北一巨镇。该书记载太平天国的情况,共四卷:卷一《防剿始末》、卷二《失守情节》、卷三《殉难纪略》、卷四《见闻杂志》。是研究太平天国历

  • 窦氏联珠集

    五卷。唐褚藏言(生卒年不详)辑。褚藏言江西人,事迹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在世。此集收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每人一卷,共一百首。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窦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窦牟字

  • 真珠船

    八卷。明胡侍(生卒年不详)撰。胡侍,字奉之,号濛溪,咸宁(今属湖北省)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鸿胪寺少卿。张璁、桂萼均以议大礼邀得世宗宠幸,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张璁不久出任首辅。胡侍劾二人越

  • 经学历史

    不分卷。清皮锡瑞(详见《经学通论》)撰。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分为“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时代

  • 鱼凫汇刻

    三种,四卷。清鱼凫居士编。鱼凫居士,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丛书收入三种:清蔡寿祺《筹蜀记》一卷并附录、《惠蜀书》二卷并补遗、清徐灼《汉安征信录》二卷。均记蜀中战乱事。前有咸丰十一年(1861)鱼凫居士

  • 实地论

    二卷。无撰者名氏。此书卷前有永乐三年乙酉(1405)作者自序,和“养和子题”。不知养和子为何人。其书上卷二篇:第一篇为《一宗》,阐寡欲延年之旨;第二篇为《二要》,述导引服食之事。下卷二篇:第一篇为《辨

  • 程氏春秋初刻三种

    九卷,附录一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程廷祚字启生,初名石开,号绵庄,又号青溪居士。江宁(今南京市)人。诸生。青年时代开始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对天文、地理、兵法、农桑及礼乐之事,造诣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