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岩诗集

东岩诗集

八卷。明夏尚朴(1466-1538)撰。夏尚朴(又作良朴),字敦夫,(又一字敬夫),号东岩,江西永丰(今属江西省)人。正统初赴京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公元1511年成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嘉靖时,历南京太仆寺少卿。著有《中庸语录》、《东岩集》、《东岩诗集》。四库馆臣议论其文说:“尚朴本讲学之士,不收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乘于大雅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这也说明其文并无多少文学色彩。但他的诗作,却无甚理学气,颇堪讽诵,正如陈田《明诗纪事》所说:“敦夫讲学,得之娄一斋(谅),一斋出之吴康斋,康斋诗入击壤派,殊不耐观,敦夫诗清超可喜。其论诗云:‘汉魏以来,至唐宋诸大家,皆有典则。至陈白沙自出机轴,好为跌宕新奇之语,使人不可追逐,盖本之庄定山(昶),庄定山本之刘静修(因),规模意气绝相类,诗学为之大变,独古选和陶诸作近之’。盖尝究心此事,宜其所作不入击壤一派也”。关于夏尚朴著述的诗文,初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题为《夏东岩文集》六卷,《诗集》六卷。《四库全书》本仅收录了文集六卷,未收录诗集。《四库全书总目》仅收录了诗集八卷。多涉理语,近白沙定山流派。集中《读击壤集》绝句云:“闲中风月吟边见,始信尧夫是我师”。其宗法可知也。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傅而保又重梓之,卷帙与嘉靖刻本有所不同,变为十四卷,另首一卷。这二种刻本,今皆有存本。

猜你喜欢

  • 王荆公诗注

    五十卷。宋李壁(1159-1222)撰。李壁,字季章,号雁湖居士,眉州丹陵(今四川建昌县)人。初因父祖有功入官,后登进士第。宁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卒,谥文懿。少聪颖,嗜学如饥

  • 湛渊遗稿

    三卷。补一卷。元白珽(1248- 1328)撰。珽字廷玉,号湛渊。杭州(今浙江杭州)人。与仇远齐名。任常州路儒学教授、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晚年卜居杭州西湖。明成化《杭州府志》载珽著《湛渊集》八卷。《文

  • 白露山人遗稿

    二卷。明黄傅(约1460-约1499)撰。黄傅,字梦弼,自号白露山人,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终监察御史。著有《白露山人遗稿》。是稿收诗、文各一卷,因其住所在兰溪县白露山

  • 周易统略

    一卷。辑佚书,晋邹湛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邹湛字润甫,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官至少府。其事见于《晋书》本传。据《隋书·经籍志》,《周易统略》凡五卷。《新唐书》、《旧唐书》则作

  • 韵学辨中备

    五卷。清张亨釪撰。亨釪字伯眉,江西人。认为坊间韵书苦无善本,于分收重收、一韵数收、数韵一义、数义一韵之字多相轇轕,乃取刘豹君《诗韵含英》及彭文勤公之《诗韵辨同》二书,补其缺漏,订其讹舛,撰《韵学辨中备

  • 菇中随笔

    三卷。明末清初顾炎武(见《日知录》)撰。炎武一生好学,遇有学术治道,皆“细书札记,述往俟来”。《菇中随笔》系其读书心得,随时提笔记载而成,何焯题序称“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蕲胜于不说学者哉”。文中多琐碎

  • 王艮斋集

    十四卷。清王峻(1694-1751年)撰。王峻,字次山,号艮斋,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王峻少敏慧,受业于陈祖范,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云南乡试正考官,补江西道监察御

  • 礼纬

    不分卷。清黄奭辑。据隋、唐史籍载有《礼纬》三卷已亡逸。黄奭从群书引文中辑出仅二十五条。其书主要内容是帝王兴起与天象的感应、天子的仪容服色以及正朔等事。汉代通行的《仪礼》本是士礼,天子之礼只是士礼上推而

  • 温州古砖石记

    一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书中辑录温州自西晋以来的古砖100余种,上起晋太康二年(281)陈卓人砖,下至陈天嘉二年(561)残砖。唯晋以后物,取足纪年月、姓名,他无记述。然其字画奇

  • 三史拾遗

    五卷,清钱大昕撰。作者详见前条。此书是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刊成后,续有所得编成。共五卷,《史记》一卷,《汉书》二卷,《后汉书》一卷,《续后汉书》一卷。《史记》后附宋本跋二篇,《续后汉书》后附宋本牒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