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昌府志

东昌府志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教、道教二类提要的撰写。乾隆四十年应胡德琳之邀请,主纂《历城县志》等。考东昌郡志,创自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知府王命爵,至清朝,虽屡次重修,皆未成书。康熙五十年郡守孙元衡,欲延当时方志名家卫园刘淇修纂,旋以忧去不果。雍正时前守金启洛又拟选辑,稿垂成而去任,其稿不久也散失。胡德琳莅任后,见旧志已一百七十余年未修,就召集邑中绅士广为搜辑,历时二年,付梓成书。《东昌府志》乾隆四十二年(1777)刻本。全书五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至卷二记,卷四至卷五地域,卷六至卷七山水,卷八至卷十户赋,卷十一至卷十七建置,卷十八至卷二十古迹,卷二十一经籍,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三金石,卷二十四封建,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九职官,卷三十至卷三十二选举,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五宦迹,卷三十六至卷四十七列女,卷四十八遗文,卷四十九遗诗,卷五十杂缀。卷首有序、凡例十四则、修志姓氏、图考、圣制、宸翰。此志体例完备,叙述亦详。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规模博大,内容宏丰,考证精审;二是文献著作专立“经籍”一门,对事迹无考者,亦按著述而附见,并依据范成大《吴郡志》体例,凡与诗文有关的掌故,附于各门,其余则入“遗文”、“遗诗”,“稗官”、“绪论”等,皆归入杂缀。惟学校,没有专立门类而附于建置,欠妥。② 五十卷,首三卷。清嵩山修,谢香开、张熙先纂。嵩山,满洲镶黄旗人,嘉庆五年(1800)任东昌府知府。谢香开,聊城人,举人出身,教谕。张熙先,训导。东昌府志自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府胡德琳重修后,又三十年未修了。前任知府萧山张官五重修,其志稿较前志更为精洽,稿成未刻,遂去职。嵩山继任后,查核存稿,多漫漶剥落,恐拖延不刊刻,志稿将为断简残编,奚裨考证,乃邀谢香开、张熙先等人,开局编葺。即以张官五志稿为蓝本,详为校正,删去错杂,去其重复,其职官、选举、名宦、节孝等,按年续入,历时八年,遂成新志。《东昌府志》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此志虽然依据旧志,而改易颇多。如旧志抄历代史为总记,其文芜杂,此志乃择而归入各类,凡载各代战役的,则专设兵革一目,归于其中。又如旧艺文志,取材太杂,悉以淘汰,其遗文一卷,并入艺文。以上所改,均极精核。此外,每卷前有叙论,考其沿革。其不失为方志中善本。

猜你喜欢

  • 经传释词续编

    二卷。清孙经世撰。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人。诸生,师从陈寿祺,精经学小学。尚著《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说文说》等多种。《经传释词续编》

  • 匡谬正俗

    八卷。唐颜师古撰。颜师古(581-645)名籀,字师古,一作思古,以字行;一说字籀。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县)。颜之推孙。隋仁寿中荐授安养尉,不久弃归长安,以教授为业。高

  • 柳枝集

    二十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此集题孟称舜评点、潘可传订正。收元、明人杂剧二十六种,其内容多写爱情故事。风格以“婉丽”者为主,取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意,名为《柳枝集》。其中元

  • 春秋附记

    五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该书是作者考订《春秋》之作,对《春秋》中的文字训诂,以及经义都有所阐发。该书有传抄本,卷首有清嘉庆辛酉(1801)六月朔作者自题。

  • 小仓山房诗集

    二十七卷。《续集》二卷。清袁枚(生平详见《小仓山房文集》)撰。该诗集编年不分体,始于乾隆丙辰(1736年),止于丙午(1787年),共五十一年的诗作。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 春秋七国统表

    六卷。清魏翼龙撰。翼龙字际云,浙江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县学生。作者鉴于春秋时杞、越二国,《史记》有世家而不列于年表,滕、薛、莒、邾、许五国都无世家,于是取《左传》所载事迹,参考群书,编为《春秋七国统

  • 唐碑帖跋

    四卷。明周锡珪编撰。周锡珪,字禹锡,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该书所载均为唐碑,书后还附有五代碑一种。各碑就周锡珪所见,各为题跋。但唐尉迟敬德碑,乃遗不载。他在前人如黄伯思、米芾等人考释的基础上,对有些阁

  • 孟子识

    一卷。日本物茂卿撰。是书不分章节,系杂记体。有涉议论者,有涉考证者,其独到之见往往与古契合。由立于汉宋学派之外,不为所囿。如其解“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引《王制》“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以为人饮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

  • 史部

    自魏晋以后,图书目录分类为经、史、子、集四部。史部著录各种体载的历史著作。《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皆分为13卷,《明史·艺文志》分为10类,清《四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