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补遗一卷。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生于江苏淮安,但不喜以淮安人自居,以祖上是浙江上虞人,遂恒以“上虞罗振玉”自居。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
十三卷。明张诩(1455-1514)撰。张诩,字廷实,南海(今属广东)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著有《南海杂咏》、《白沙遗言》。是集凡十三卷。其中杂文十卷,诗三卷。张诩为
十五卷。清代蔡洛撰。蔡洛为武平(今福建省西南)人。全书主要阐述儒家性理学说,摘录宋儒著作中有关内容,诸条设问,共分二十七类,有的直接引用原文,有的根据自己的见解加以注释,辨析较为详尽。
三十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安徽婺源人。清经学家,著有《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八十五卷等。是书前有窦容恂、吴华孙序、江永自序及凡例,凡例后又有门人汪世望等及其子江逢圣、江
十四卷。清郁文初撰。郁文初号郁溪,蕲州人。官至肇庆府知府。此书为河间贾棠所刊。凡总论一卷,上下经九卷,《系辞上传》三卷,而《系辞下传》至《杂卦传》则都标为“卷下”以统之,不再分析卷目。此系编次者失误。
四卷。清蒋超伯著。蒋超伯,字及籍贯、生卒年均不详。据序称,蒋氏于同治七年(1868)赴广东,不幸染疾。是集即为蒋氏在其养身治病之闲暇所作。因其寝榻寓处为圃珖岩馆,故名之。蒋氏认为“诗律贵细”,并以此贯
十八卷。英国德贞(1837-1901)撰。德贞又名德约翰、达吉恩、约翰·赫伯恩。英国伦敦会传教医师。1860年来华,1864-1867任驻华使馆医师,继雒魏林为北京英国教会医院院长。著有《中俄政教志略
一卷。清汪诒年编撰。该谱记其兄汪康年生平事实。康年字穰卿,浙江杭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在京师创办京报《刍言报》。辛亥革命后,因闻政府将起用袁世凯,忧甚而卒。
二卷。清茹敦和撰。茹敦和字逊来,浙江会稽人,生卒年不详。自从清初毛奇龄作《古文尚书冤词》以来,清代为东晋《古文尚书》争辩者很多。此书是专门为《孔传》而辨者,如本书云:“《艺文志》言成帝时使谒者陈农求遗
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代著名学者,先世居歙县(今属安徽省),后落籍阳湖(今江苏常州)。乾降庚戌(1790)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后因言事谪戌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