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丧服郑氏学

丧服郑氏学

十六卷。张锡恭撰,锡恭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是书专门解释《仪礼丧服》,因而,对士冠昏等礼都没有涉及。张氏著书大旨,见于卷一前面《郑目录》下,天子以下死而相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一节。丧服其理深大,分七条对其加以阐明:第一,黄帝之时,朴略尚贤,行心丧之礼,终身不变;第二,唐虞之世淳朴渐亏,虽行心丧,却以三年为限;第三,三王以后,浇伪渐起,因而,制丧服来表达哀情;第四,有丧服后,就需要知道丧服二字以精粗为序;第六,传之人,并为传之意;第七,郑某之注经传两解之。是书卷一,自丧服第十一子夏传,至丧服斩衰一节经传注;卷二,自传曰,为父何以斩衰也,父至尊也,至为人后者如亲子;卷三,自妻为夫传曰夫至尊也,至注绳菲今时不借;卷四,自疏衰裳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三年者,至注不敢以己尊,降祖祢之正体;卷五,自疏衣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疏屦期者,至注尝为母子,故终其恩;卷六,自不杖麻屦者,至传周道然也;卷七,自女子适人者,至注是嫌不自服其父母,故以明之;卷八,自疏衰裳牡麻经无受者,至注明有所降;卷九,自大功布衰裳牡麻绖无受者,至注小功以下绖无缨;卷十,自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三月,至注国君以尊降其亲,故终说此义;卷十一,自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者,至注则其庶士民不服可知;卷十二,自小功布衰裳麻带经五月者,至注士之妻自养其子;卷十四,自缌麻三月者,至注凡不见者,以此求之;卷十五,自记公子为其母练冠,至注此大功不言受者,其章既著之;卷十六,自凡衰外削幅裳以下至大功八升一节,与卷十五相同,应当删除。书末有释丧服注髽露紒犹男子之括发,附有衰裳等图。按:是书所征引,自正史礼志,以逮《通典》,及见史传,读《礼通》、《通考》、《五礼通考》者,都没有漏略,而且还搜采唐宋元明诸儒所释及清代方苞、张惠言、曹元弼诸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丧礼专家。此书趋重曹氏之说,认为女子过门守节为正,而驳斥汪氏中之说,这是十分荒谬的。假如真正象他所说,那么,《仪礼丧服》为何列出嫁继母之服(虽然有人说是后人所加入,但是,《礼记》明言同母异父昆弟之服,可见,古礼本来没有不许再嫁之说,曹说不正确。)?至如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不贰斩?这在常人本来没有歧说,只是从汉定陶共王后,东汉迎立外继之帝,率尊者为皇,妣为后,宋濮议中辍,迄未成立,因而南宋外绍者,没有他议,只有明世宗悖义蔑礼,尊兴献为世庙,清代裕陵有鉴于此,作《濮议辨》,宣示臣民,到光绪十六年醇贤亲王丧礼,一一遵从,仍然奉本生之名,而只持服一年,可以说是情谊兼尽,是书之成已经在其后。而《濮议论》也大多秉承《濮议辨》,褚氏、曹氏之说大多相同,却都不明言《濮议辨》。而且是书有多处引用钦定义疏,似嫌疏漏,可能使人疑心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这应该作进一步补充。此书有传抄本,民国十九年(1930)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

猜你喜欢

  • 昭鉴录

    十一卷。明洪武初奉敕撰。据《千顷堂书目云:“太祖尝命礼部尚书陶凯(生卒年不详)等采录汉、唐以下藩王善恶以为鉴戒。编辑未竟,复诏秦王傅文原吉、翰林编修王僎、国子博士李叔元、助教朱复,录事蒋子杰等续修之。

  • 问易补

    六卷。明郝敬撰。、敬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万历进士,官永嘉、缙云二县知县。《明史·文苑传·李维桢传》中附传。郝敬于九经皆有著述,于易尤多,有《周易正解》、《易领谈易》、《问易补》、《

  • 孝经精义

    一卷。孝经后录一卷。孝经或问一卷。孝经余论一卷。清张叙撰。张叙字凤冈,江苏太仓(今江苏常熟)人。是书首有宋寿屏序及张叙自序。经文遵注疏本,刊去标目画为十三章。共分为四支,第一支即首章,为全书体要;第二

  • 四书镜

    十九卷。清程天霖撰。天霖字济安,安徽新安(今河南新安)人。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自序称“大全精言,其理过于深奥;体注备旨,其词近于繁冗,均无当于初学,因纂是编”,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而

  • 吴氏遗著

    三种,五卷附录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字得青,号客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终身不入仕途。致力于音韵训诂文字之学。是书三种为《经说》三卷、《小学说》一卷、《广韵说》一卷。附录一卷为王宗涑撰。有道光

  • 新刊增补古今名家韵学渊海大成

    见《韵学渊海》。

  • 麟旨明微

    十二卷。明吴希哲(生卒年不详)撰。希哲字睿卿,青溪(在今南京市)人。该书是为科场制义而作,供学子揣摩。取《春秋》经中及三传解经处可作试题的,截其中二三字拟定题目,各以一破题概括其意,进行讲解,诠注作文

  • 妙华仙馆诗

    二卷。清乔载徭(约1808年前后在世)撰。乔载繇字止巢,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家藏词书甚多,天资聪颖,好学深思。与同乡吴曰鼎、方文炳共同研究诗学,苦读不辍。著有《妙华仙馆诗》、《学读斋诗》、《裁云馆词

  • 古史新证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前条。此书作于乙巳年(1925年)秋,当时王国维刚应清华学校研究院之聘,任经史小学导师,每周为学生讲授古史一小时,此即当时讲稿,最初印于《国学日报》上,因文字多误,后来才

  • 味某华馆诗初集

    六卷。清陈鸿浩(生卒年不详)撰。陈鸿浩字曼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约嘉庆、道光时人。陈鸿浩生性淡泊,嗜金石文字,隶篆八分皆有法度,一室之间坟典参错,鼎彝斑剥,暇则吟咏其间,不以门外事为意。其诗亦略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