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和集

中和集

三卷、后集三卷。元李道纯(1219-1286)撰。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号莹蟾子,都梁(今属湖南武冈县)人,居仪真长生观。撰有《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中和集》、《清净经注》、《道德公元》等。《中和集》是李道纯的主要著述,原为零散多篇,后经李道纯的门人蔡志颐编次而成一书。题名“中和”,是取李道纯的居室匾名为书名。此书分前集和后集。其前集又分上中下三卷,其上卷收《玄门宗旨》、《太极图颂》、《书前密意》以论太极;中卷收《金丹妙诀》、《三五指南图局说》、《试金石》以述内丹;下卷收《问答语录》、《全真活法》以释丹家之疑。此书后集,也分上中下三卷。其上卷为《性命论》、《卦象论》、《死生说》、《动静说》及《原道歌》、《炼虚歌》、《破惑歌》、《玄理歌》、《性理歌》、《火候歌》、《龙虎歌》、《无一歌》、《抱一歌》、《慧剑歌》、《挽邪归正歌》计十一首;中卷为诗;有《述功夫》十七首,《咏真乐》十二首,《咏四缘警世》、《咏葫芦》、《心镜》、《为孚庵指玄牝》、《和翁学录韵》、《赠邓一蟾》等六首,《自得》七首,《镜中灯》二首,《咏藕》二首,《卓庵》二首,《覆庵主乐无生》一首,计四十九首;下卷为词五十八首,以及《隐语》:《教外名言》、《绝学无忧篇并叙》计二篇。全书杂论性命及内丹之旨,主张性命兼修,先性后命。倡三教合一说,认为道释儒三教名殊理不殊,三教都以太极为本,而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书中强调内炼铅汞而成丹是身心合而还其本初,阴阳合而又归太极;其返本归元的次第在于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理;实践上依炼虚化神,炼神化炁,炼气化精,炼精还虚,炼虚合道的程序。书中还对“九还七返”、“三宫”、“三要”等内丹术语进行了较为明晰的解释。《道藏提要》称“其学自成一家,为元代道教思想史上之重要文献”。说明此书对后世学者研究宋元道教思想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六卷)本、《重刊道藏辑要》本,清《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前后集各三卷),著录于道家类存目,还有《道书全集》(七卷)本。

猜你喜欢

  • 春渚纪闻

    十卷。北宋何薳撰。何薳大约生活在北宋哲宗、徽宗、钦宗时期,生卒年不详。何薳字子远,又称子楚,自号韩青老农,人称东都遗老,浦城(今属福建)人。博学多闻,擅长诗歌,喜好琴艺,才艺出众。见章惇、蔡京相继专权

  • 梅坞贻琼

    四卷。明周履靖(1542-1632)编。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嘉兴(今属浙江)人。姚士粦删定。周履靖在隆庆、万历间以隐士居,而声气颇广,每有著作,必请胜流为之题咏序跋,积久渐多,即编为此帙。全

  • 酿蜜集

    四卷。清浦起龙(?-1822)撰。浦起龙,字二田,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苏州府教授。其人自束发就读及互服官羁旅,遑论晦明风雨,无不载书以行,此以书为乐者。集中所录文章大多为考据之文,举凡左、史,汉魏

  • 诗经贯解

    四卷。清徐寿基撰。寿基生平籍贯及事迹皆不详。书前有“便蒙易晓”四字,标明著书之宗旨。在诗题之下引录朱子《集传》大意,在诗篇之后又节取小序之要言,更兼在各句之上下,添入适当的字词文意,使人能通读理解。对

  • 双珠记传奇

    二卷。明沈鲸撰。沈鲸事迹见《鲛绡记传奇》。此剧二卷,四十六出,演王楫故事。其梗概为:王楫奉母居于涿州,妻姓郭氏,子名九龄。曾与友陈献夫、孙纲同访袁天罡,天罡相之,言三人后皆显贵,而楫先有难,终必与献夫

  •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

  • 钦定军次实录

    一卷。清洪仁玕(1822-1864)撰。其生平详见《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辞目)。该书专录仁玕诗文,可称为宝制第二集。书前有刘忠、吴文彬等六人作序,书中诗主要是写辛酉年(1875年)春天,作者奉旨

  • 楚辞辨韵

    一卷。清陈昌齐(1743-1820)撰。陈昌齐,字宾臣,一字观楼,广东海康人。官翰林,参修《四库全书》。除《楚辞辨韵》外,尚有《历代音韵流变》,失传。据曾钊跋称,此书原为《历代音韵流变》而作,记于《楚

  • 离骚中正

    (无卷数)。清林仲懿(生卒年不详)撰。林仲懿,字山甫,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官至铜陵知县。卷首有《读离骚管见》数则。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

  • 铁琴铜剑楼书影

    四卷。《铁琴铜剑楼宋金元书》影识语 四卷。清瞿启甲编。瞿启甲(1873-1940),字良士,江苏常熟人,铁琴铜剑楼第四代主人。自幼受家学薰陶,藏书甚勤,曾兴建常熟县公立图书馆。书影共收录宋金元刊本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