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一百卷。宋郭茂倩(生卒年不详)撰。据《系年要录》载郭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褒之孙,源中之子。本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此本题曰山西太原,盖署郡望之故。此集总括历代乐府,上起陶唐,下迄五代。共郊庙歌词十二卷、燕射歌词三卷、鼓吹曲词五卷、横吹曲词五卷、相和歌词十八卷、清商曲词八卷、舞曲歌词五卷、琴曲歌词四卷、杂曲歌词十八卷、近代曲词四卷、杂谣歌词七卷、新乐府词十一卷。其解题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每题以古词居前,拟作居后。使同一曲调,而诸格毕备,不相沿袭。其古词多前列本词,后列入东所改,得以考知孰为侧,孰为趋,孰为艳,孰为增字、减字。其声词合写,不可训诂者,亦皆题下注明。尤可以药摹拟聱牙之弊。诚乐府中第一善本。全书分十二类,每类都有总序,每曲也都有解题。对于书中所录各种曲调和歌辞的起源、发展皆有改订。有民间歌谣,也有文人作品。民间作品形式活泼新鲜,音调优美合谐。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保存了中国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一部研究乐府诗的重要典籍。有《四部丛刊》影印汲古阁本,《四部备要》本。《四库全书》本。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编辑部据宋本影印。

猜你喜欢

  • 广仁类编

    四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礼部郎中、福建佥事。累官太仆少卿,降光禄少卿。隆庆末,出为陕西

  • 说原

    十六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字纯文,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成于万历十四年(1586)。十六卷,分原天、原地、原人、原物、原道术五部。杂采事迹,亦间有论断,其体例在类书和说部文献之间。多

  • 道一编

    六卷。未著撰者名氏。该书编朱熹、陆九渊二家往还之书信,而为之论断。大旨在于论证朱、陆二家始异而终同,故名曰“道一”。陈建《学部通辨》云:“程篁墩著《道一编》,分朱、陆同异为三节;始焉如冰炭之相反;中焉

  • 悦亲楼诗集

    三十二卷。清祝德麟撰。祝德麟字止堂,号芷塘。浙江海宁(今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御史。其自童子时,出语已惊其长老,偶为诗辄似东坡凤翔以后之作。改

  • 禹贡古今义案

    二卷。此书没有署明撰述人的姓名,所释至“浮于汶达于济”以下就残缺了,可能现存者不是完整的书。书中多采取胡渭《禹贡锥指》之说,但并不尽从胡氏,对胡氏之说中不当处,也提出疑问,且旁加引证,下以己意。但作者

  • 徐文长集

    三十卷。明徐渭(1521-1593)撰。其字号与里贯均见《徐文长逸稿》。徐谓著有《笔元要旨》等。据陶望龄所作徐渭小传载,渭尝自称:“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书画流传,时称一绝,其诗亦受

  • 余杭县志

    ①八卷。清张思齐纂修。张思齐,奉天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七年(1668)知余杭县,在任时重视水利事业,开浚溪流,引溉田亩,昼夜在工地察巡,不辞劳苦。在任六年,百姓祥和。《余杭县志》康熙十二年(16

  • 徵观楼法帖

    二卷。清潭芳州刻。标题“徵观楼法帖”五字为篆书。下有“漱芝珍藏”印。上卷称苏轼书,下卷为文征明父子书。苏轼书为《秋牡丹诗》五律十六首。《夜坐》五律一首。《西山观月》、《朔风》七律各一首。其诗意浅薄,字

  • 浪吟集

    二卷。明曹履泰(约1625年前后在世)撰。履泰,字大来,号方城,浙江海宁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曾著有《蜻海纪略》、《谏垣谏草》、《书牍》、《浪吟集》等,其中的《谏垣谏草》今不传。该集为履泰

  • 唐余纪传

    二十四卷。陈霆撰。陈霆字声伯,明代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弘治壬戌(1502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1506-1521)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陈霆博洽多闻、留心风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