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曰
天庭明兮云霓藏,
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
策谋从兮翼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
嗟英俊兮未为双。
【大意】
东汉王逸所作,仿《九歌》而成,代言体形式,通过怀念屈原而抒发悲愤的情怀,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比喻和象征的运用,但整体上并无多少突破。通篇文意比较流畅,情绪跌宕起伏,有较强的感染性,想象力亦显丰富。
天庭明兮云霓藏,
三光朗兮镜万方,
斥蜥蜴兮进龟龙,
策谋从兮翼机衡。
配稷契兮恢唐功,
嗟英俊兮未为双。
【大意】
东汉王逸所作,仿《九歌》而成,代言体形式,通过怀念屈原而抒发悲愤的情怀,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比喻和象征的运用,但整体上并无多少突破。通篇文意比较流畅,情绪跌宕起伏,有较强的感染性,想象力亦显丰富。
四卷。明周宏(生卒年不详)撰。周宏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前有正德十五年(1521)自序,又有五言律诗一首,语言浅俗。书中医论外感皆取法于仲景,内伤皆取法于李杲,湿热取法于刘完素,杂病取法于朱震亨。论说公允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一卷。清王钺(1623-1703)撰。王钺,字仲威,号壬庵,诸城(今属山东)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广东西宁知县。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水西纪略》、《暑窗臆说》、《星余笔记》等。本书记
十一卷。《补遗》一卷。明马理(1474-1555)撰。马理字伯循,(一作伯原)陕西三原人。正德时举进士。官至光禄卿。马理少从王恕游,务为笃实之学。著有《周易赞义》。此集共文六卷,诗五卷。补遗一卷,有文
十四卷。清景肇修撰。肇修字纪苑,河南通许(今河南通许)人。是书一唯朱子集注为宗主,而于诸家郛廓见解为之扫去。首有肇修自序,云此乃景氏之一家言。洞彻诸家郛廓,见解一唯集注为宗主,而旁参《或问》、《语类》
二卷。清朱曾武撰。曾武字圊,山东济南人。是书详论字义。有论单字者,如论“学”字、论“天”字之类;有论双字者,如论“君子”、论“鬼神”之类;有论四字者,如论“致知格物”、论“恻隐之心”之类。至于虚字,如
二卷。明徐体乾撰。体乾字行健,长淮卫(在今安徽凤阳)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自序》说曾从陈灵峰受赵青山《易》半卷、希夷《易》一卷。其法以天星配四时,解乾卦六龙即指龙星,解坤为牛,也指牺牛星。大
二卷。清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初名烜,号双池、重生。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家贫嗜学,博综儒经,于乐律、天文、地舆、阵法,术数皆有研究。著有《易经诠义》、《春秋集传》《乐经律吕通解
十卷,宋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后人称司马温公,陕州夏县涑水乡(现属山西夏县)人,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宝元时进士。治平三年(1066),献所撰修《通志》八卷,准自辟
十五卷。明杜泾(生卒年不详)编。杜泾西安(今属陕西省)人。本书成于万历二十二年。分列十五门,可供制科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