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小学述

五经小学述

二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经学家,庄存与弟之子。乾隆庚子进士,官山东滩县知县,在任明畅吏治,后乞归,著书、侍养父母。述祖传存与之学,研求精密,对于世儒不太注意的问题,往往覃思独辟,洞见本末。所著除本书外,尚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十卷。《尚书今古文考证》七卷、《毛诗考证》四卷、《毛诗周颂口义》三卷。《历代载籍足征录》一卷、《弟子职集解》一卷、《汉铙歌句解》一卷、《石鼓然疑》一卷、《文钞》七卷、《诗钞》二卷、《说文古疏证》六卷等。本书在述祖所著中较为证实。如《礼·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注:“齐齐皇皇读如归往之往,《正义》皇氏云:‘心所系往’。”述祖根据《说文》:“暀,光美也”,《释诂》:“暀暀皇皇,美也。郑以上言语之美,既云‘皇皇’”,认为这是祭祀之仪,当作“暀暀”,读如归往之“往”,但不一定非得取心有所往之义。由于不懂得六书有谐声,专以会意解释字义,因而出错。“内则择于诸母与可者”注:诸母,指众妾;可者,传御之属,“可”作“阿”,读乌反切。《说文》:“,女师也”。杜林说加教于女,读若“阿”。继诸母而言可者,说明是傅姆不是御妾。以上两说都很公允。至于认为《书·顾命》一篇久成聚讼,因此就同瑁之异文而加以推衍,尤称详析。《诗·大雅·生民》“先生如达”,根据《说文》:“,小羊也,读若达”,“”就是七月而生的羊羔,认为后稷大约只有七月便生下来,不足十月,因此说“先生以其不及月而生,故弃之”。这一则未免过于臆测。既然述祖不相信履迹之说,那么怎么会有弃置一说?有珍执宦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卷二百三十一至卷二百三十九)。

猜你喜欢

  • 岩下放言

    三卷。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自崇庆节度使致仕,退居乌程弁山,每日读书著述,潜心钻研儒家经典以外,亦究心佛老等诸家之言,每有心得,记录成篇,因

  • 尚书古文辨惑

    二十二卷。清张谐之撰。张谐之字敬斋,河南灵宝人,清末学者,生卒年不详。此书与洪良品《古文尚书辨惑》同作于光绪年间,刊印稍晚于洪良品之书。此书攻击最甚者,为阎若璩,认为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所定九十

  • 御纂朱子全书

    六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玄烨(见《日讲易经解义》)钦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朱熹卷帙尤富,玄烨病《晦庵大全集》记载杂出众手,编次不在一时,语录择之不精,并有臆说失真之处,遂特诏大学士李光地等,去芜取精,以

  • 灸砚集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编。生平事迹见《刻烛集》条。此集为曹仁虎与其同年友在京邸为消寒会,相与酬和之作。其会旬日而一举,会必有诗,或拈韵,或分题。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迄乾隆三十八

  • 心易溯源

    二十四卷。清谢若潮撰。谢若潮字慕韩,福建龙岩人。光绪丁丑(1877)进士,官至知府。此书第一至第九卷解上下经,第十至第十二卷解上下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第十三至第二十四卷为原筮、原象、原卦、原图书及

  • 云斋广录

    八卷、后集一卷。宋李献民(约1073年前后在世)撰。李献民,字彦文,延津人,生卒年均不详。事迹亦无考。著《云斋广录》八卷、后集一卷。这部书前有政和辛卯年李献民的自序。书内所载录的都是一时艳异杂事,文章

  • 秋蕖阁胜草

    一卷。清陈泰(生卒年不详)撰。陈泰,字红泉,浙江海宁人,陈凤炜之姊,钟玉崖之妻。清代诗人。工诗词。此书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析筠堂刊本。

  • 万晴轩年谱

    一卷。清张鼎元编辑。鼎元字兼甫,湖北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县)人。该谱记其师万斛泉生平事实。斛泉字齐玉,号晴轩,湖北兴国州人,笃守程朱之学,隐居授徒。平生未曾应试,亦不授弟子以举业,在清代理学诸儒中可谓凤

  • 酆都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蒋履泰纂修。蒋履泰,曾任都县知县。酆都县志创修于明弘治间,主笔者为邑人杨孟瑛,再修于清康熙间,主修者为邑令王廷献,编纂者为邑举人林坚本。嘉庆中邑令瞿颉续修,纂辑者为巴陵举人刘维理,但经兵

  • 古微书

    三十六卷。明孙珏编。珏字子双,生卒年月及事迹均不详。中国古代阴阳数术及谶纬迷信之学流传颇广,自隋禁图谶以后,其书大多不传。宋代只有易纬数种,至明代,所能得见者更是寥寥无几。珏曾杂采旧文分为四部,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