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文字偏旁考

五经文字偏旁考

三卷。清蒋麟昌(一作骐昌,生卒年不详)撰。麟昌字云翔,一字静存,号莹溪,江苏武进(今武进县)人,乾隆进士,官编修,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二岁。除本书外,还著有《菱溪遗草》。唐天宝中,诏令卫包把六经古文改更为楷书以便于习读,六经之文从此杂入俗体。宋元以来,诸经文字一仍唐本之旧,即使有所抵牾,也因诵习相传,不知讹谬。麟昌有感于此,编成本书。篆书以许氏为本,隶书即考之汉碑,楷书则以《玉篇》为准,而这三者又一概以《康熙字典》作为宗主,杂取《汗简》、《通志》、《六书》、《故六书正讹》、《六书准正》、《字通》各家之言,按语则附以己见。至于说以《康熙字典》为宗主,只不过是佯尊时王之制而已。书中如“气”字说:“气本云气之义,自隶讹作乞与之气,而别以‘氣’字代云‘气’字,又以与气相同之‘饩’,专作‘‘氣’字。今楷书相仍用之,虽难骤改,而此字本义不可不知也。”又“艸”字说:“‘艸’字篆隶相同,本百卉之义。今楷书‘草’,乃井栎实也,可染黑色,未知何时用作艸木之‘茻’,今楷书应从篆作‘艸’,俗作‘草’讹”。又“茻”字说:“‘茻’字篆相同,今楷书‘莽’字,《说文》解系尤善逐兔茻中,是与‘茻’字各有一义,俗竟作众字用之,非本义矣。楷书应作‘茻’,作‘莽’者非。”这些说法虽然很对,但气为云气,草为艸木,莽为茻茻,相沿已久,想要纠正,反而骇俗。本书有五百四十部,穷源溯流,颇多厘剔,对初学者实在大有裨益。有乾隆五十九年自刻本。

猜你喜欢

  • 西泠怀古集

    十卷。清陈文述(1777-1843)撰。作者生平见《西泠闺咏》。他晚年悟道,遁入空门,西湖所以名甲天下者,不独以水秀山明,更因名人遗踪甚盛。自帝尧时之许由,西汉之东方朔,唐之白乐天,宋之苏东坡,郭祥正

  • 辽阳县志

    四十卷。清裴焕星等修,白永贞纂。裴焕星,光绪三十四年(1908)拔贡,民国十四年(1925)裴焕星任辽阳县县长。白永贞(1867-?),字佩珩,隶满洲镶白旗,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候补

  • 晚树楼诗稿

    四卷。清吴震方(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吴震方,字青坛,浙江石门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罢归。著有《读书正音》、《岭南杂记》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南巡

  • 归有园稿

    二十九卷。明徐学谟(1521-1593)撰。学谟初名学诗,字思重,改字叔明,号太宝山人。上海嘉定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兵科主事,改中书舍人。后擢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归有田稿》、《

  • 济美堂集

    八卷。明吴文华(约1567年前后在世)撰。吴文华,字子彬,,广东连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兵部主事,累官总督两广军务。著有《粤西疏稿》。是集凡八卷。前四卷为诗、文,多为台

  • 证山堂集

    八卷。清周斯盛(约1675年前后在世)撰。周斯盛,字屺公,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即墨知县,尝以事陷囹圄,出狱后,奔走燕、赵吴楚间,足迹半天下。著有《证山堂集》。此集共八

  • 尚书谱

    ① 五卷。明梅鷟(详见《古易考原》)撰。《尚书谱》与《尚书考异》均为梅鷟考辨《尚书》之作,内容大体相似。《尚书谱》因袭宋吴棫、朱熹及元吴澄等人之说,对《尚书》真伪问题进行研讨。通过分析和比较的研究,认

  • 实地论

    二卷。无撰者名氏。此书卷前有永乐三年乙酉(1405)作者自序,和“养和子题”。不知养和子为何人。其书上卷二篇:第一篇为《一宗》,阐寡欲延年之旨;第二篇为《二要》,述导引服食之事。下卷二篇:第一篇为《辨

  • 十六名家小品

    三十二卷。明陆云龙(约1628年前后在世)编。陆云龙,字雨侯,号孤愤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

  • 学孔精言舍汇稿

    十二卷。明孙应鳌撰。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官历陕西副使,四川参政。著有《淮海易谈》。《明史·艺文志》载《孙应鳌汇稿》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