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算术

五经算术

二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字叔遵,河北无极县人,从其著作年代推测,其主要活动应在六世纪。他在北周曾任司隶大夫(又说司隶校尉),汉中郡守,太山太守,无极男。信佛教,尝撰《笑道论》三卷;通历法,所撰《天和历》曾于天和元年(566)颁行。建德二年(573)武帝辨释儒道佛三教先后,甄鸾重佛教,因不为时人所重。清阮元《畴人传》称:“鸾好学精思,富于论撰,诚数学之大家矣!”他所撰注算书,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数术记遗》、《三等数》、《海岛算经》、《甄鸾算术》。当代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从某种意义上说,甄鸾是结束这个时代的人。”甄鸾的《五经算术》对于《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左传》等经籍的古注中有关数字或计算详加注释,有助于后人研究经学。《尚书》尧典有“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他用战国时期的四分历法加以解释;《左传》中有许多关于历日的记载,他用六种四分历法中的周历进行推算。《尚书》、《诗经》中出现了兆、亿、秭三个大数名称,他批判了毛苌、郑玄的古注提出“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的大数进法,显然与经书中原意相去更远了。他用开方法解释了《论语》学而篇“道千乘之国”的面积,是边长为三百一十六里多的正方形。他还用勾股定理去解释《考工记》车盖法;用等比级数计算《仪礼》丧服绖带;为注释《礼记》月令所记的黄钟、大吕等十二律,他计算了十二律管的长度,又计算了京房六十律的管长。该书后经唐李淳风校注刊定为立于学官《算经十书》之一,与周髀共限一年习肄。清戴震于《永乐大典》中录出《五经算术》后加以校订并撰《五经算术考证》一卷。该书版本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本、孔氏微波榭《算经十书》本、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本。

猜你喜欢

  • 续自警编

    八卷。明黄希宪(生卒年不详)撰。黄希宪字毅所,一字伯容,金溪(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御史。清录用建言诸臣,为参政福宁。时值倭寇入犯,黄希宪率兵击败之。后为嘉兴知府,缮修捍海诸堤

  • 易续考

    二卷。清李荣陛撰。李氏撰有《易考》,未竟而卒,其子李光宬、李光宸为之编定。凡已脱稿者,则定为《易考》;未脱稿者则名为《易续考》。此书凡二卷,以草本字刻成。所考内容凡八事,上卷有重卦、生蓍、立卦、说卦,

  • 虞氏易象汇编

    一卷。清方申撰。考历来讲述虞氏易象者,当首推惠栋和张惠言。惠栋之作凡三百三十则,张惠言计四百五十则,可谓详尽。但方申认为既便如此,二人著作中仍不免有可议之处。如应引而漏引者有也,称谓等字误作为字者有也

  • 经字异同

    四十八卷。清张维屏辑。维屏有《经义录》已著录。此书专举群经异字,卷一至三为《周易》,卷四至十为《尚书》,卷十一至十七为《毛诗》,卷十八至二十三为《周礼》,卷二十四至二十七为《仪礼》,卷二十八至三十四为

  • 读诗一得

    不分卷。宋黄震(生卒年不详)。黄震字东发,慈溪(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为史馆检阅,知抚州。著述另有《古今纪要》、《黄氏读书日钞》。《读诗一得》原为《黄氏读书日钞》的一卷,《宋史·艺文志》、陈振孙《直

  • 养真室集

    九卷。清王嘉铣(1861-1919)撰。王嘉铣,名如曾,更名嘉铣,字少沂,又字劭宜。铜山(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晚号蛰庵。劭宜之父得力于庐陵派,骈体文则承六代之芳润。诗尤深造,得《骚》、《雅》之遗轨。王

  • 密庵先生诗稿

    十卷。明谢肃(约1386年前后在世)撰。谢肃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原功。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明初,隐于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官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

  • 二十六家唐诗

    不分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二十六家为:李峤、苏颋、虞世南、许敬宗、李颀、王昌龄、崔颢、崔曙、祖咏、常建、严武、皇甫冉、皇甫曾、权德舆、李益、司空曙、严维、顾况、韩翊、武元衡、李嘉祐、耿湋、秦系、郎士元、

  • 开方说

    三卷。清李锐(1768-1817)撰,黎应南补。李锐字尚之,号四香,江苏元和(苏州)人。他早年习《算法统宗》,便心通其义,遂为九章八线之学。嘉庆初获读秦九韶、李冶诸书,略加校勘注释。先为浙江学政、巡抚

  • 蓬莱阁诗录

    四卷。清陈克家(?-1860)撰。陈克家字梁叔,陈鹤之孙,元和(今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官内阁中书。后入提都张国梁幕,殉难,诏赠知府衔。陈克家诗学黄庭坚,为姚莹所重。此编四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