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仓子洞灵真经
见《亢仓子》。
见《亢仓子》。
八卷。明张凤翼(1527-1613)撰。张凤翼,字伯起,号灵墟。长洲(江苏苏州)人。为张献翼、张燕翼之兄,并有才名,吴人有说:“前有四皇(皇甫四兄弟),后有三张”。凤翼嘉靖四十三年(1564)中举人,
十四卷。北宋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学者称横渠先生。嘉祐二年(1057)进士,官至同知太常礼院。因是关中人,其学派称“关学”。为宋理学四大学派之一,与
八卷。清初余怀(详见《板桥杂记》)撰。笔记小说。卷一正文前自撰小序云:“乱离之后,闭门深思,遇古人佳言懿行随笔辄记。”遂成该书。书名为《东山谈苑》,是以其家乡蒲田城中有乌石山,因以山为题。书中所记都是
四卷。《词钞》四卷。《赋钞》一卷。《文钞》一卷。清熊琏撰。熊琏,生卒年不详,字商珍,号澹仙,又号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清代文学家,工词赋。自幼许配陈生。后来陈生得病致残。熊琏又不肯毁婚。陈生早逝,熊琏
二卷。南宋吕乔年撰。吕乔年,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字巽伯。吕祖俭之子,吕祖谦之侄。议论刚正不阿,能守家学,为东莱学派传人。此书旧本题宋吕祖谦撰。朱彝尊《经义考》亦列其名。但四库馆臣考定其文实际上是吕乔
二卷。清朱襄撰。朱襄,无锡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卷首是“易图说”,总共十二个图。朱襄以九数为河图,这是宗于刘牧的说法,但朱襄以洛书为八卦又与刘牧看法不同。其中尚占一图只有图而无说,可能
一卷。明杨慎(详见《檀弓丛训》)撰。是书解说《夏小正》义理,尊经抑传,故以经文为主,而以为传为戴氏说,而与金履祥注并列。其有遗义不明者,则博采众说,伸以己见以弥补之,但求其词达,不事强解,大体得当。杨
十卷。明范光宙撰。范光宙,石门(浙江桐乡县)人,字霁阳。其书起自春秋,终于南宋。对人各自作评述,书中大多沿袭前人绪论。此书有清内府藏本。
六卷。明胡文焕撰。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一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省钱塘县)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书中共分十八条,前边多论琴,后十一条多论鼓琴之事。书首有自序,言其亲
一卷。晋范宁(339-401年)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南阳顺河(今河南淅川东)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范宁治经反对何晏、王弼之玄学,推崇儒学,所著《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