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管见

仪礼管见

三卷。清褚寅亮(1715-1790)撰。寅亮字搢升,号鹤侣,长洲(今江苏长洲)人,乾隆十六年(1751)赐举人,官至刑部员外郎。书首有王鸣盛序大抵称,治《仪礼》之人极少,盛传于世者只有敖继公之书。而敖书不专在讲经,而在与郑立异,及其说不通,则改窜经文以迁就其词。褚书能切中敖氏之症结,“驱豁其云雾”。是书王序后另有褚氏自序,自序后卷上前,摘录敖氏妄改经文四十余条。卷上自《士冠礼》至《燕礼》,分六目;卷中自《大射仪》至《丧服》,分五目;卷下自《士丧礼》至《有司彻》,分六目。是书以表章郑(玄)注,辨驳敖氏为主,所言多精到,为胡培翚《仪礼正义》所采,如《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下,胡氏《正义》即采是书,驳敖氏前黄后玄之说。然褚氏亦间有以敖说为是者,并无偏执。是书另附《笙诗有无词辨》、《拜下解》、《旅酬考》、《宫室广修考》四篇专题考证文章,可作为阅读和研究《仪礼》的参考。有《粤雅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中庸私解

    一卷。清徐润第撰。润弟字广轩,山西五台(今山西五台)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是书乃润第与张廷鉴共读《蕺山语录》时撰成。蕺山之学,出自姚江,故书中推论姚江、蕺山讲学宗旨甚为流畅。

  • 忠贞录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

  • 天禄识余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乃高氏官至礼部侍郎时,广览皇室藏书,杂采宋、明两代儒学,编辑缀撰而成。杭世骏《道古堂集》有此书跋称:“今观其书,……迹其所证引辩说,大半皆袭前人之旧。一二

  • 蒲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巫慧修,王居正纂。巫慧字颖超,号鲁亭,安徽凤阳县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十四年(1749)任知县。《蒲县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十大纲,七十五目,分为:卷

  • 邵氏闻见后录

    见《闻见后录》。

  •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一百二十卷。乾隆四十四年(1779)奉敕撰。本书《四库提要》作《钦定蒙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书名和卷数均与《四库全书》著录本异。著录本凡王公世袭表十六卷,其中第十二卷为西藏部,第十四卷为哈密、吐鲁

  • 上阳子金丹大要

    见《金丹大要》。

  • 兼山堂集

    八卷。清陈锡嘏(163-1687)撰。陈锡嘏,字介眉、号怡庭,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长于八股文,以经学著名。以父老为由告归,不久卒。是集为慈溪郑梁所选,有文

  • 事物绀珠

    四十一卷。明黄一正(生卒年不详)编。黄一正字定父,扬州(今属江苏省)人。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明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六卷。视其书目,自天文、地理至琐言、琐事,共四十六目,非四十六卷。书中所录的典故,割裂

  • 文字存真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订》、《六书例渎》。是编依六书分六类,每类分举其例。象形内分从正视画,从侧视画,从平视画,从正视侧视平视互画,从远视画,从近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