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佛祖历代通载

佛祖历代通载

简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元释念常(1282-1341)撰。念常是元代禅宗杨歧派僧人。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治所在今上海松江)。12岁出家为僧,从平江圆明陆院体志学律学。成宗元贞元年(1295)受具足戒。师从晦机,曾出任净慈寺主持。元延祐年间(1314-1320),居嘉兴大中祥符禅寺,并任嘉兴大中祥符禅寺主持。至治三年(1323),到元都燕京(今北京),深受帝师帕思巴尊宠。在京期间,他观光三都朝礼五台,搜集佛教流传史迹,费时20余年,潜心著述,完成佛教编年体通史著作——《佛祖历代通载》二十二卷。书中所载时间上迄自佛教传说的七佛和中国传说时代,终于他所处的元代元统元年(1333)。此书以禅宗为佛教正统,揽古叙今。该书力倡“自尊其教”。对历史上的儒、道两家,有褒有贬。时而援儒入墨,与斗佛者力争,而仍尊孔子。时而攻击斋醮和服饵修炼之术,而仍尊老子。念常以佛教中道观思想指导修史,尤重视中和。故对人对事论述较为公允。如承认韩愈为一代伟人,乃引西蜀龙氏之书,诋其言行悖戾。因念常颇涉儒书,在缁流之中较为赅洽。故使此书为世俗人等所接受。《佛祖历代通载》大部分内容取自宋道元《景德传灯录》和南宋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故对补述宋、元二代佛教史实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此书的价值所在。该书的缺点是,有的记述过于冗沉繁琐,年代史实亦有纰谬之处。

猜你喜欢

  • 陇首集

    一卷。明王与允(?-1644)撰。王与允,一名与胤,字百斯,山东新城(今淄博)人,王象晋之子,生年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以劾总兵邓玘,降补光禄寺署正。明亡,同妻子于氏、子

  • 周易引经通释

    十卷。清李钧简撰。钧简字秉和,湖北黄冈人,乾隆进士,官至卿贰。作者以为《易》为五经之原,论语学易章后,继言诗书执礼,故依通行注疏之顺序,博采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国语、大戴记、尔雅、逸周书、

  • 重修华亭县志

    二十四卷。清杨开第修,姚光发等纂。杨开第,字超亭,湖北襄阳人,监生,同治十三年十月来任华亭知县。姚光发江苏娄县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光绪元年(1875)固始吴中丞有续修江南通志之举

  • 汤潜庵文集节要

    八卷。清彭定求(1645-1719)编。彭定求为清代诗文作家。字南止,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南畇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迁国子监师业,晋侍讲。

  • 平乐县志

    八卷,清黄大成纂修。黄大成,字集群,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贡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平乐知县。旧志修于康熙十年(1671)县令陈光龙。此志为康熙间县令黄大成踵前志而修。志成于康熙五十六年(1

  • 释氏稽古略

    四卷。元代释觉岸(生卒年不详)撰。据载觉岸字宝洲,乌程(今江苏)人。《释氏稽古略》,亦简称《稽古略》,为编年体通史。它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所载内容始于三皇五帝至南宋末。按干支

  • 两晋南北集珍

    六卷。清陈维崧撰。维崧字其年、伽陵,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副榜贡生,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生卒年未详。著有《俪体文集》、《陈检讨四六》、《伽陵文集》、《湖海楼诗集》等

  • 可知编

    八卷。旧本题明杨慎(详见《谢华启秀》)撰。本书也是隶事之书。但是《升庵书目》并未载此书。本书分天、地、人三部。又分子目三十八。援引踳驳,也许为坊贾之依托。

  • 香山诗钞

    二十卷。清杨大鹤(约1693前后在世)编。杨大鹤,字九皋,号芝田,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本书于明马元调所刊《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本中采录十之三、四,删其

  • 阙子

    一卷。周阙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阙子》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