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明事类抄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名臣言行录》、《元掖庭记》、《析津志》、《长安客话》等诸书,分天文、地理、岁时、君道、政术、官品、仕进、人伦、人品、艺术、释道、神鬼、文学、武功、衣冠、吉凶、珍宝、礼乐、身体、宫室、器用、饮食、花草、芙蓉、果木、材木、飞鸟、走兽、鳞介、虫豸等三十门,隶裁各类杂事,约四十万字,详元而略明。其所纂述,规范典雅,颇有价值。《志疆域》引刘郁《西使记》认证拓境之远,《志任官》引《经世大典》认证任官法律之周密,足以补正《元史》各志之不足;引《诗会小传》赞誉马祖常品行刚直,引《名臣言行录》标榜霍肃行为公正,足可补《元史》列传之未备。但亦有前后互引,失于考证,稍有疏略者。有关明代部分,词藻堆积,浩如烟海,不尽详备,万历以后,尤略,虽亦有抄录,但大部不足为据。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独断

    二卷。东汉蔡邕(132-192)所撰。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少博学,喜好辞章、数术、天文,精通音律。曾为河平长、郎中,后迁议郎。嘉平四年(175),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

  • 馆陶县志

    十二卷。清赵知希纂修,张兴宗增修。赵知希,字大音,安徽泾县人。出身举人,雍正三年(1725)任馆陶县知县。张兴宗,字肯堂,浙江鄞县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馆陶知县。雍正五年(1756)“诏修直省通

  • 钟山札记

    四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龙城札记》。此书为作者归田后,掌教南京钟山书院时所著。全书以考订经史为主,杂记诸文,体例与《龙城札记》大体一致。书中校勘、考订多精确可信,间有失检之处。《续修四库

  • 谈纂

    二卷。明都穆(约1514年前后在世)撰。都穆,字元敬,吴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穆好学不倦,著述颇丰,有《谈纂》二卷、《壬午功臣爵赏录》、《听雨纪谈》一卷等多部。《谈纂》一书杂记元明以

  • 蕉园文集

    七卷。诗二卷。清熊国均(生卒年未详)撰。熊国均,字秉揆,湖南长沙人。乾隆间贡生。集中第二卷《复刘侯论文书》,有“承示《斯馨堂集》”之语,知国均为刘暐泽之友,暐泽文虽不足成家,尚觉文从字顺。熊国均文亦时

  • 后渠庸书

    一卷。明崔铣(见《士翼》)撰。此书为作者的笔记汇编,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易》不本于《先天图》;宋代人说古事多以其意忆之。所论多无门户之见,然而诸条皆见于作者所著的《士翼》一书之中。

  • 乾坤清气集

    十四卷。明偶桓(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

  • 仪礼疑义

    四十八卷。清吴廷华(1682-1755)撰。吴氏撰有《三礼疑义》,此书即第二部。书本五十卷,今缺三十八、三十九两卷。体例与《周礼疑义》同。书首有雍正乙卯(1735)自序。是书辨驳郑注贾疏,有得有失。其

  • 湖海草堂词

    一卷。清樊景升撰。樊景升字鹤舲,天津人。本书收词三十二阕。自谓撰词二十年,深知此中甘苦。实非自矜之语,观其属辞,靡不靡雅。其征招咏春草一阕,虽稍嫌肤露,而清新宛转,自然成趣。百字令,题朱小山戊才苍梧读

  • 发微论

    一卷。南宋蔡元定(详见《律吕新书》)撰。《发微论》一书,是蔡元定所撰相地之书。其书列《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微著》、《分合》、《沉浮》、《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