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

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

不标卷。佚名编。本刊原为坊间散见,清黄丕烈编汇成册,名为《元刻古今杂剧》。后王国维改题为《元刊杂剧三十种》,重为修订。此书共收元人十八家及无名氏所作杂剧三十种。其中关汉卿四种:《关张双赴西蜀梦》、《闺怨佳人拜月亭》、《关大王单刀会》、《诈妮子调风月》;高文秀一种:《好酒赵元遇上皇》;郑廷玉二种:《楚昭王疏者下船》、《看钱奴买冤家债主》;马致远二种:《秦华山陈抟高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武汉臣一种:《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尚仲贤二种:《尉迟恭夺槊》、《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纪君祥一种:《赵氏孤儿》;石君宝一种:《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张国宾二种:《相国寺公孙合汗衫》、《薛仁贵荣归故里》;孟汉卿一种:《张鼎智勘魔合罗》;王伯成一种:《李太白贬夜郎》;岳伯用一种:《岳孔目借铁拐李还魂》;狄君厚一种:《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孔文卿(或金仁杰)一种:《东窗事犯》;杨梓一种:《霍光鬼谏》;宫天挺三种:《死生交范张鸡黍》、《严子陵垂钓七里滩》、《辅成王周公摄政》;金仁杰一种:《萧何追韩信》;范康一种:《陈季卿悟道竹叶舟》;无名氏三种:《诸葛亮博望烧屯》、《张千替杀妻》、《小张屠焚儿救母》。在此三十种杂剧中,有十五种赖此本得以保存,它们是:《西蜀梦》、《拜月亭》、《单刀会》、《调风月》、《遇上皇》、《贬夜郎》、《介子推》、《东窗事犯》、《霍光鬼谏》、《七里湾》、《周公摄政》、《追韩信》、《博望烧屯》、《张千替杀妻》、《焚儿救母》等。其余十五种后世虽有传本,但曲文亦多不同,或有增删,或有变通,或名同而词异。最可贵的是本书为元刊杂剧唯一的存世之本。但本书编纂体例不精,各剧排列错杂。此本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影印本。原书本是黄氏士礼居旧藏,为罗振玉购得,日本据以影印。《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全部收入。台湾省学者经过整理校定,于1962年台北书局出版了《校定元刊杂剧三十种》。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徐沁君校订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猜你喜欢

  • 家乘述闻

    一卷。清龚守正(见《自述年谱》)撰。该书记其家史,自先世谱牒,直至伯叔兄弟,旁及姻戚,中纪本身仕官经历。书中间涉神怪。现有石印本。

  • 酿蜜集

    四卷。清浦起龙(?-1822)撰。浦起龙,字二田,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苏州府教授。其人自束发就读及互服官羁旅,遑论晦明风雨,无不载书以行,此以书为乐者。集中所录文章大多为考据之文,举凡左、史,汉魏

  • 毛诗评注

    三十卷。近人李九华撰。九华河北蠡县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作者自序。是编于诗文音韵全依李恕谷之《诗经传注》,注释则在诸家之间择善而从,而尤以《毛传》、《郑笺》为主,基本上是述而不作。唯出于作者本人的是每

  • 杨端洁集

    不分卷。明杨时乔(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杨时乔,字宜迁,号止庵,江西上饶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著有《周易古今文全书》。此集为其子圣践所编。江右之学,只杨时乔

  • 颜子绎

    五卷。明张星(生卒年不详)撰。张星永城(今属河南)人。崇祯七年(1634)中进士。官至光禄寺署丞。此书取《论语》、《孟子》中所载颜子的事实语言,厘为十则。每个标题下系以四言四句,类似佛教的偈。每则之下

  • 蚕桑说

    一卷。清黄某(生卒年不详)撰。黄某,不知其姓名,清末任安徽太平县知县,约生活于清末至民国初期。黄某为推广养蚕业,与本县的一个叫赵敬如的人共同编写了《蚕桑说》一书。《蚕桑说》讲述种桑养蚕的生产技术及经营

  • 大沩密印禅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正明(生卒年不详)撰。正明,俗姓常,字养拙,蒲州(今属山西省)人。生秉异姿,独怀幽趣。某夏日近黄昏之时,他仰望青天,喟然长叹:“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遂落发于南海普陀,时年二十岁。

  • 泾县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李德淦、周鹤立修,洪亮吉纂。李德淦,字梅岩,直隶延庆人,嘉庆九年(1804)来任泾县知县。洪亮吉,生平见本书《宁国府志》条。泾县志自宋嘉定三年(1210)县令王林创修,其后明宣德、

  • 楮记室

    十五卷。明潘埙(生卒年不详)撰。潘埙著有《淮郡文献志》。本书分天、地、人三部,每部又分若干子目。内容为抄录他书而成,十分冗杂。又多附录前明事实,十分俗陋。

  • 六书会原

    十卷。清潘肇丰(生卒年不详)撰。肇丰字古堂,浙江余姚人。此书正文八卷,《补遗》、《互讹》各一卷。据其《凡例》所述,以为文字始于一丨丿。由此或弯或曲而为若干字,又由此或重叠错并而为若干字。从此凑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