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全唐文

全唐文

一千卷。清董诰(1740-1818)等奉诏编纂。董诰,字雅伦,号蔗林,邦达子,浙江富阳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载,曾纂辑《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此书编纂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成于嘉庆十九年(1814)。据清仁宗(颙琰)在《全唐文序》中称:“予近得《唐文》一百六十册,几暇披阅,觉其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乃命儒臣重加厘定。”,“仍从《四库全书》及《永乐大典》、《古文苑》、《文苑英华》、《唐文粹》诸书内搜罗采取、普行甄录,而原书内亦有误收之文,及有关风化之作,悉删除不载。伪周编造之字,皆改正之,累月经年,方成书,文一万有八千四百八十八篇,命名曰《全唐文》。”此集卷帙繁浩,几乎汇集了当时可见的全部唐、五代文章,共收入作者三千零四十二人。其体例悉例《全唐诗》。“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其十国主附五代后,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至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凡例》)。并附有作者小传。俞樾曾评论说“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皆萃于兹,读唐文者,叹观止矣。”可见此集影响之大。但因此集的甄录取舍决定于谕旨,且包罗极广,又成于众人之手,故疏误之处实为不少。清劳格《读书杂识》载《读全唐文札记》百余条,匡正原书之失误,后陆心源编成《唐文拾遗》七十二卷,《唐文续拾》十六卷,共辑补文章三千三百一十篇,两书均收入《潜园总集》中。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唐文》以清内府刻本断句影印,并附《潜园心集》本《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及马绪传编有《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亦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李大厓集

    二十卷。《附录》一卷。明李承箕(1452-1505)撰。李承箕,字世卿,自号大厓居士,嘉鱼(今湖北嘉鱼县)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其兄承芳,二人皆好学之士,时人称为“嘉鱼二李”,有名声。曾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

    十卷。宋陈景元(1035-1094)撰。陈景元,字太虚,又字太初,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南城县)人。他精通儒道医经,曾拜张无梦为师学道。撰有《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南华真经章句》、《碧虚子亲传直

  • 周易姚氏注

    一卷。辑佚书,吴姚信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姚信字德璠,吴兴人,官至吴太常卿(《七录》云字元直),其事不见于《三国志》。此书据《经典释文·叙录》为十卷,《七录》作十二卷。《隋书·经籍

  • 二冯评点才调集

    十卷。清冯舒(1593-1649)、冯班(1604-1671)评点,由其侄冯武合刊。冯舒字己苍,号默庵,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清初为人构陷,死于狱中。后人辑有《默庵遗稿》。冯班字定远,号钝吟,冯舒胞弟

  • 礼笺

    三卷。清金榜(详见《周易考古》条)撰。金榜治礼宗郑玄,采集旧闻,摭拾秘笈逸文要义,著述而成。书首有大学士大兴朱珪《序》,《序》言“新安金君,枕葄六经,尤邃于《礼》,以郑氏书为言《礼》者之舌人,而病贾、

  • 书经集注

    见《书集传》。

  • 玉恩堂集

    九卷。《附录》一卷。明林景肠(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林景旸,字绍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著有《玉恩堂集》。是集为其子有麟所编。凡九卷,其中

  • 嘉定钱氏著述

    三种,五卷。清钱大昭、钱东垣撰。钱大昭(1744-1813),字晦之,一字可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听之弟。是编收钱大昭二种:《可庐著述十种叙例》一卷、《三国志辨疑》一卷。钱氏著述颇多,因无

  • 小万卷斋文稿

    二十四卷。清朱存(生平籍里见《小万卷斋诗稿》条。)撰。此文稿内容,卷一、辑赋《圣驾临雍赋》等十一篇;卷二、辑释《释汭》等七篇、解《既济东邻解》等六篇;卷三、辑解《毛诗用韵脂微有通真文解》等二十六篇;卷

  • ■■亭集

    三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清祁隽藻(1793-1866)撰。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后改为实甫,号春甫,晚号观斋,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同治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