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说

六书说

①一卷。清江声(1721-1799)撰。江声字鳣涛,改字叔沄,号艮庭,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宗汉儒经说,精小学,善考据,主要著作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释名疏证》、《论语俟质》、《经史子字准绳》等。此说全文不足两千字,摘要如下:“象形,会意、谐声三者是其正,指事、转注、假借三者是其贰。指事统于形,转注统于意,假借统于声。盖依形而制字为象形,因字而生形为指事。如‘日’象其币,‘月’象其缺,由此推之,凡山水鱼鸟等实有其形而字象之者,胥视此矣。若‘上’‘下’本无定形,置‘一’以为准,侸于其上则为‘上’,缀于其下则为‘下’。由此推之,‘日’在‘茻’中为‘莫’,‘王’在‘门’中为‘闰’,凡视之可识、察之见意者皆是也,此指事统于形也。盖合两字三字以成一谊者为会意,取一意以概数字为转注。‘止’‘戈’为‘武’、‘人’、‘言’为‘信’,推‘十’合‘一’为‘士’,‘黍’可为酒‘禾’‘入’‘水’,‘比类合谊,以见指撝’,言会合其意也。转注则由是而转焉,如‘挹彼注兹’之‘注’,即如‘考’、‘老’之字,‘老’属会意也,人老则髦须变白,故‘老’从‘人’、‘毛’、‘匕’,此亦合三字为谊者也。立‘老’字以为部首,所谓‘建类一首’。‘考’与‘老’同意,故受‘老’字而从‘老’省。‘考’字之外,如‘耆’、‘耋’、‘壽’、‘耇’之类,凡与‘老’同意者,皆从‘老’省而属,是取一字之意以概数字,所谓‘同意相受’。叔重但言‘考’者,举一以例其余尔。由此推之,则《说文解字》一书凡分五百四十部,其分部即‘建类’也,其始‘一’终‘亥’五百四十部之首,即所谓‘一首’也,下云‘凡某之属皆从某’,即‘同意相受’也,此皆转注之说也,此转注统于意也。盖谐声者定厥所从,而后配以声,声在字后者也。假借则取彼成文而即仍其声,声在字先者也。……‘以事为名’即转注之‘同意相受’,以配合之字为声,所谓‘取譬相成’也。凡一字而兼两谊三谊者,除本谊之外,皆假借也。”其说转注主义转,为前人所未发,清钱坫谓“转注之说古无定解,得此足以破的。”其说指事,举“莫”“闰”为例,则与会意混而不分,不可信从。总的看来,江氏说六书,虽未必尽合许慎之旨,尚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资参考。江氏撰成此文即手篆勒石,顾广圻尝以拓本重墨于版,今有清代《小学类编》本,《求实斋丛书》本,《玲珑山馆丛书》(即《益雅堂丛书》)本,《琳琅秘室丛书》本,近代据《琳琅秘室丛书》本排印的《丛成集成初编》本。② 一卷。清廖登廷(生卒年不详)撰。登廷,四川井研人,光绪间廪生。此编论六书极力维护许说,批驳段说。如论象形,谓“‘八’、‘夭’等字之谓象形,许有明文,力辨段氏以实为象形、虚为指事之误。论指事,谓如指画之指,当为记识之意。‘一’为形,指其上则为‘⊥’,指其下则为‘丅’,‘丨’‘丨’即手画之痕迹,即所谓指。指事似合体象形,但合体象形合二字为一字,义与原字异,此则具从原字生义,是其异。又似会意,但所指一二画不成字,会意则两字皆成字者。段氏未明于此,故其说多诬。”言及会意形声,亦极论段氏以所立十七部绳许书之字,遇有不合或删声或补声之误。论转注乃谓“如木部以‘木’为‘建类一首,而凡木属皆依序林列,故谓之‘同意相受’。如病流注,始只一处,后转相传染,流注周身,皆原一注。”这是与江声之说相同的。言及假借,谓“应分‘依声’、‘托事’为二类”,又别为四源十二例,不仅误解许说,而且妄作臆断,不足取。是书光绪间有刊本。

猜你喜欢

  • 草庐说经三种

    四卷。清诸锦撰。诸锦,生卒年不详,字襄七,别字草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雍正间进士,官金华府教授,乾隆初举鸿博,授编修,迁赞善(东宫之官)。诸锦长于词章,诗法黄庭坚、陈师道。兼治经学。《续修四库全书

  • 周官学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

  • 何太仆集

    十卷。明何栋如(约1604前后在世)撰。何栋如,字充符,一字子极,号天玉,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未详。万历二十六年(1589)进士,除襄阳推官。以忤监税系狱,削籍归。起南兵部主事,迁太仆少卿,充军前赞书,

  • 理解体要

    二卷。清代黄为鹗撰。全书采用宋代儒家讲学的言论,用绘画方式来说明理学之“理”,共计一百三十八条,较为形象。

  • 重修兴化县志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

  • 檀园集

    十二卷。明李流芳(1575-1629)撰。李流芳,字长蘅,又字茂宰,号香海,又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嘉定(今四川乐山)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举人,三赴会试均不第,筑檀园读书其中。工诗善书,尤

  • 忏花盦丛书

    三十五种,二百二十三卷。清宋泽元编。宋泽元字华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在惠州为官,丛书就刻于那个时期。此丛书所收前人著作内容博杂,经、史、子、集,四部著作都有,多为前人已经刊刻的。其中

  • 节庵先生遗诗

    六卷。清梁鼎芬(1859-1919)撰。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光绪六(1880)年进士,任湖北按察使。1917年与张勋共谋复辟,游说黎元洪,寻求支持,复辟失败

  • 逊敏堂丛书

    六十九种,九十卷。清黄秩模编。黄秩模字立生,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喜好藏书,早年居京城时,购天下省郡县志,择其精简者刻印,此丛书所收《朝邑县志》十卷即是其中一种。《逊敏堂丛书》仿《津逮秘书》和《墨海

  • 云松巢集

    三卷。元朱希晦撰。希晦生卒年不详。乐清(今属浙江)人。至正末,隐居瑶州,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时称“雁山三老”。明初被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此集为其子豳所编,天台鲍原宏序。正统中,其裔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