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释义

六书释义

二卷。近代李天根撰。李氏生平,参见《说文部首略注》。全书分总论、分论、结论三大节。首为总论,述六书名称次第及诸家之论六书,以及转声通假。次为分论,释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末为结论,总述己意。每节皆博引古今诸家之说,并以己意折衷之。其于六书次第,变更许书原次,列会意于形声之前。其于指事,则分独体、合体;于象形则分纯体、合体、变体;于会意则分纯体、变体;于形声,则分纯形声,变形声;于转注,则以属于造字之法,通此则格彼,不若属于用字之法,庶几左宜右有,不致发生窒碍;于假借,则以为当从“本无其字”着想,不知者以为近于引申。谓引申因文生义,义在文后,假借则本应有此义而无其字,乃托于他字以为之,义在文后。其结论持论亦殊允当,不违许氏之意。罗列众说,及于晚近诸家,如章太炎、胡韫玉、马叙伦等,征引颇详备。可据以知古今诸家所论六书之同异,颇有参考价值。是书有民国十四年(1925)念劬堂刊本。

猜你喜欢

  • 书目答问笺补

    四卷。清江人度撰。江人度,目录学家,生平不详。该书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分类和编次均依照《书目答问》,对其加以补充,校正其中的错误。第一,补充《书目答问》没有记载的版本;第二,补充《书目答问》

  • 牧鉴

    十卷。明杨昱(生卒年不详)撰。杨昱,字子晦,别号东溪,汀州(今福建省长汀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采录经史百家之言有关政治者,汇辑成帙,共十卷,分为治本、治体、应事、接人四类。每类下又各有子目,四类

  • 宵练匣

    十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自号参元子,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一说为靖江(属江苏省)人。以贡生为江西新城县丞,颇得邑人称道。从学于王守仁,其学颇近于老氏。著有《参玄三语》

  • 闽游月记

    二卷。明末清初人华廷献撰。华廷献字修伯,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未详。崇祯进士,曾官明福建沙县、归化知县。《闽游月记》记华廷献宦游福建乙酉(1645年)丙戌(1646年)两年间所闻见事。起自除补归化县赴闽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礼记新义疏

    一卷。贺玚(?-510)撰。马国翰(详见《古文尚书音》条)辑。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今浙江)人,梁著名的经学家。官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广授门徒,高足辈出,《梁书·儒林》有传。《隋书·经籍志》有《礼记新

  • 尚书注解纂要

    六卷。吴莲撰。其生卒年不详。莲字余嘉,江都(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尚书注解纂要》一书,多据蔡沈集传之义,加以融会贯通。于每节之下,先阐明其意旨,然后各随文句以诠释之,无甚考证。

  • 古音骈字

    共六卷(《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明杨慎(其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撰,清庄履丰、庄鼎铉(二人生平著述不详)续编。骈字指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由两个字记录的单纯词,用字没有一定,只要读音相同或相

  • 遂宁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张松孙等修,寇赉言等纂。遂宁县志创于明嘉靖时期,后因战乱散失。清代张文端遍访故老,广搜典籍,又重新纂辑。乾隆八年(1743)县令田朝鼎复为增辑,视旧志加详,分门凡三十六类。又四十二年,

  • 小琅嬛丛记

    二种二卷。清阮福撰。阮福字小芸,江苏仪征人,阮元之子,曾任甘平凉府知府、湖北宜昌府知府。是书二种为《文笔考》、《滇南古金石录》。前者乃阮元官任广东时,以“文笔”策问学海堂诸生,而命阮福先对答,阮福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