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冬青树

冬青树

二卷。清蒋士铨(1725-1784)撰。蒋士铨,字心余,又字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江西铅山人。清代文学家。士铨工词曲兼善诗文,在乾隆嘉庆时期影响很大,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一生著述很多。现存诗有二千五百余首,大部分为抒情、吊古、纪游之作。其主要著述《忠雅堂集》四十三卷,包括文集十二卷、诗集二十七卷及补遗二卷、词集二卷。此外戏曲创作在他一生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清代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著有杂剧、传奇戏曲十六种。格调大都比较高雅。其中《临川梦》、《空谷香》、《桂林霜》、《雪中人》、《香祖楼》、《第二碑》、《四弦秋》、《一片石》与此书《冬青树》合称为《藏园九种曲》。其它有《采石矶》、《采樵图》、《康衢乐》、《忉利天》、《长生箓》、《升平瑞》、《庐山会》等。杨恩寿评赞《藏园九种曲》云:“乾隆时一大著作,专以性灵为字”,又云其“语无不练,意无不新,调无不谐,韵无不响。”可见当时影响之大。《冬青树》一剧写江西安抚使文天祥摆下家宴为母亲上寿,忽有圣旨说元兵逼近临安,命他率军勤王。文天祥告别老母,以家财犒赏军卒,招募新兵,奔赴临安。文天祥被封为丞相兼枢密使,总督诸路军马。临安城市一片混乱,大小官员纷纷投降。北朝大元帅唆都忙右歹驻扎皋亭山上,文天祥身衔使命前来议和。他问唆都:“此次元兵南来,还是希图争夺江山?还是志在金帛子女?”唆都回答说:“只因南朝君臣不振,此来实欲整顿朝纲。”他又责问为何让度宗的两位王子出奔,文天祥理直气壮地回答:“此乃宗庙社稷所关,岂是细事!北朝待皇帝好,则二王为人臣,若有差池,就别有皇帝出来。”几句话把唆都气得无言可对。在襄阳投降的吕文焕上来劝降,被文天祥痛骂一顿。唆都命人将文丞相送往北方,文天祥拔剑自刎,被伴臣信世昌夺下。文天祥被押到镇江,余庆元以酒劝醉护送他逃到江北的真州,后经辗转到达通州,得遇曹太监张少保,始知益王已在福州登位,改元景炎。他与张少保同船,来到福州。景炎皇帝即刻宣上殿来向他问计。不久,文天祥在潮阳与张洪范会战,一次战役中,不幸兵败被执,押送燕京,身居土室,诸气相侵,凛然无恙,作《正气歌》一首。汪元量将它谱入管弦,名曰《拘幽操》。一天,文天祥被绑赴柴市口,行刑前南朝的留梦炎丞相和赵孟頫学士摆下酒筵,文天祥一脚把它踢翻,称不吃这二臣的酒食。此时风雨大作雷电闪鸣,文天祥从容就义。文天祥升天后被上帝封为宪台,与谢枋得一起,审问南宋奸臣黄潜善、汪伯彦、秦桧、韩侂胄、史弥远、丁大全,把他们打入泥犁地狱,变为牲畜,永受烹炙宰割之苦。上帝见他有功,又升为都天总宪,谢枋得则为九天司命星君。是剧史实多本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其中“发陵”、“收骨”、“私葬”、“梦报”等出,皆取自明人卜世臣之《冬青记》。此剧歌颂忠良,贬斥奸邪,悲剧气氛强烈,具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反映了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刻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歌颂了爱国志士文天祥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彰了谢枋得等一些忠义之士。为叙述南宋灭亡之际一部真实的历史故事。而前人对此剧评价不高。有乾隆间蒋氏藏园刊本、藏园重刊本、坊刻本、石印本。

猜你喜欢

  • 续行水金鉴

    一百五十七卷。清黎世序等奉敕撰。此篇乃续傅泽洪之书而成。世序校阅档案,咨取图籍,以康熙六十年(1721)后,各书所载事宜,均载录完备。其于六十年以前之事关工程者,亦摘录之。道光十二年刻本。所述内容为:

  • 琴志楼词

    六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易顺鼎生平事迹见《丁戊之间行卷》。本书共六卷,有《湘弦词》一卷、《丁戊之间》一卷、《摩围阁词》二卷、《楚颂亭词》一卷、《棐台梦语》一卷。《湘弦词》为同治十二年(

  • 石台孝经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

  • 寒山子诗集

    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唐寒山子(生卒年不详)撰。寒山子又称“寒山”。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因居于寒岩,自号寒山子。平生与僧人丰干、拾得友善。此集收诗三百一十三首,前有闾丘胤序,附丰干诗二首,拾得诗

  • 沙州都督府图径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前后残缺,仅存第三卷。不著人姓氏。据考证,书撰于唐代武则天证圣年,纂于李无亏为沙州刺史时,成于陈玄珪为沙州刺史时。李无亏唐证圣元年离职。此书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残卷二卷,一始水渠讫歌谣

  • 华野疏稿

    五卷。郭璠撰。郭璠(1638-1715),清山东即墨人,字华野,一字瑞甫。康熙庚戌(1670)进士,初任吴江知县,江南道御史。康熙二十七年(1688)擢佥都御史。曾参劾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贪污受贿、结

  • 黄梨洲遗书

    八种,四十三卷。明末清初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亦为独撰类丛书,然而较《梨洲遗著汇刊》收书为少。收有《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三集三卷附录一卷、《南雷诗历》四卷、《南雷文案》四卷外一卷、《

  • 河南通志

    ①四十五卷,明邹守愚修,李濂、朱睦纂。邹守愚,字若哲,福建莆田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出守广州,后升江西学政,调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右副都督史巡抚河南。周年

  • 宛邱集

    七十六卷。宋张耒(1054-1112)撰。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县)人。北宋诗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迁著作郎、史馆检讨。绍兴初,知润州,以坐党

  •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菜。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人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栲,北山有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