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宋二体石经礼记檀弓残石

北宋二体石经礼记檀弓残石

一册(吉石盦影印本)。罗振玉影印。书共十页,前影印原刻拓本,后有宣统丁巳中秋罗氏跋。原刻存《礼记·檀弓》残字一百九十八行,除去漫漶不可辨的,还有一百三十余行。与他以前将《周礼》、《孝经》合印在一起,仅存六十行的《檀弓》残字相比较,多出两倍,与山阳丁晏所藏《礼记》二百一十二纸相比,则相差很远。但丁氏所藏虽多,原刻二体,未经摹刻,此书所存虽少,但从原拓影印,则庐山真面目具存,又胜过丁氏所记。按,北宋石经为古今七种石经之一。自来考石经者,多详于熹平、正始、开成、广政诸石经,而略于北宋石经。今考其所刻经数,据《玉海》记载,“仁宗命国子监取《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孝经》,为篆隶二体,刻石两楹。”又翟灏《四书考异》引李师《圣记》云:“汴梁旧有六经:《论语》、《孝经》石本残缺漫剥,参政也先帖木儿,慨然以为己任,不数月复还旧观。《孟子》七篇犹阙,然欲增置,而期会拘迫,有司请为后图。”又周密《癸辛杂识》云:“汴学即昔时太学旧址。九经石板,堆积如山。合诸文观之,是其所刻为《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凡九经也。”又考其所书字体,据《玉海》,所言,为篆、隶二体。据周密《癸辛杂识》所言,则是一行篆字,一行真字。可见《玉海》所说的“隶”,即隶楷之隶,亦即周密所说的“真字”,原刻为篆、真两体。又考其刻石年月,据《玉海》云:“至和元年八月十六日己酉,以皇侄右屯卫大将军克继,书国子监石经。”又云“嘉祐三年五月十五日,王洙荐大理丞杨南仲,石经有劳,赐出身。六年二月五日,国子监言,草泽章友直,篆石经毕,诏补试将作监主簿,友直不愿仕,赐以银币。”可见其所刻,从至和元年起,至嘉祐六年完毕。又考其书写石经的人,据朱翌《猗觉寮杂记》云:“本朝石经,胡恢所书。”又杭世骏《石经考异》引钱唐王延年尝考开封石经云:“《宋史》,仁宋命秦王曾孙克继,与朝臣分隶石经。丹阳谢飶善隶,会国子监立石经,召为直讲。”又据《宣和书谱》载,“闽人章友直,工玉著篆法,与杨南仲篆石,刻于国子监。”可见此石经为赵克继、胡恢、谢飶、章友直、杨南仲所书写。经为九经,字具两体,时历八年。所写之字出于名家,皆可考证。但其所刻之经却不知出于何本。可惜丁氏对于他所藏的三百九十余纸,只记存字同异,未录原文,无由详考。现仅从此百数十行影印本中,知道了经数、字体及其刻经年月、写经姓名,此外还从罗氏跋中,知道其碑石,每石六列,每列三十三行,每行十字。仅此而已。

猜你喜欢

  • 愧郯录

    十五卷。南宋岳珂(1183-1234)撰。岳珂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详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此书主要杂记宋代各种制度,间及金制,参证旧典之异同。取《左传》郯子来朝、仲尼问官之事,以所言通知掌故,有

  • 佩觿

    三卷。宋郭忠恕(?-977)撰。忠恕字恕先,又字国宝,洛阳(今属河南)人。初仕汉为从事,仕周为博士,归宋后仍为博士,官至国子监主簿。太平兴国二年(977),批评时政被贬流登州,行至齐州临邑卒。工书善画

  • 纂图集注文公家礼

    十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门人秦溪、杨复附注,后学复轩刘垓孙增注。前有朱子自序。是书分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五卷,祭礼二卷;其图散见各门中;其附注、增注,俱以阴文标明,字体古雅,

  • 万国公法

    四卷。美国Wheaton撰,美国William Martin译。Wheaton,美外交官,撰有《欧美国际法进化史》、《国际法大纲》。William,译名丁韪良,基督教传教士,清道光三十年(1850)来

  • 禹贡解

    八卷。清晏斯盛(详见《楚蒙山房易经解》)撰。《禹贡解》一书,于《禹贡》诸家注解中多取清胡渭《禹贡锥指》,而又变易其体例。其中某些条目考辨亦颇精密。但大多是因袭胡渭之说而附益之。对胡渭之误,亦不能加以纠

  • 方舟集

    二十四卷。宋李石(约1177前后在世)撰。李石,本名知几,后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资阳(今四川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李石为学问气节之士,少好学能属文,曾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1162),

  • 心传录

    三卷。《日新录》,一卷。南宋于恕(生卒年不详)编。于恕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于恕自序,可知其为张九成的外甥。张九成(1092-1159),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游

  • 屏山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曾敏纂修。张曾敏,曾任屏山县知县。《屏山县志》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共八卷首一卷。卷首凡例、姓氏、图考。正文分为:卷一,舆地。卷二,建置、赋役。卷三,学校。卷四,秩官。卷五,选

  • 翰林杨仲宏诗集

    八卷。元杨载(1271-1323)撰。载字仲宏。浦城(今属浙江)人。初以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终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揭傒斯、范椁合称“元诗四大家”。有明

  • 中州金石考

    八卷。清黄叔璥撰。黄叔璥(约1680-1750),号玉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常镇扬通道。其为监察御史时,曾巡视台湾。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征纪程》等书。本书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