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野县志

博野县志

①四卷。清王国泰修,刘声等纂,韩维基续纂。王国泰,字开先,辽东益州人,曾任博野县知县。韩维基,字只君,山东淄川人,曾任博野县知县。《博野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共四卷。卷一,疆域、沿革、星野、城池、形胜、景致、风俗、山川、桥津、集市、街巷、村镇、寺观、楼台;卷二,土地、人丁、贡赋、物产、设官、公署、徭役、惠政、军政、历官、名宦、乡贤、道学;卷三,孝文、贞淑、礼制、庙学、坛遗、祠庙、科甲、岁贡;卷四,恩贡、例监、荐举、武科、恩荣、武勇、林胥、流寓、方技、仙释、坊门、陵墓、故迹、祥异、传疑。此志有目无纲,内容较简略。②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吴鏊修,朱基纂。吴鏊,安徽全椒县人,曾任博野县知县。朱基,天津人,博野教谕。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乃吴鏊任博野县令后就康熙志修订的。首列修志文移,次图说。正文八卷目录依次为建置、星野、疆域、田赋、户役、经制、贡赋、政事、仓廪、学校、秩祀、陵墓、古迹、职官、选举、名宦、乡贤、忠义、节孝、儒林、文苑、仕绩、卓行、列女、艺文、诗赋。此志凡例八则,一曰正名目,二曰尚体要,三曰斥淫祀,四曰远鄙俗,五曰崇典礼,六曰扬善类,七曰征文献,八曰留余地。其主旨在于正俗敦礼,不脱道德史观习气。职官、选举诸门之后,各留余地,以俟续增,此法颇可取。八景牵强不伦,兹削其目,亦具史识。卷一志物产,某物相适,某物为宜,某物为下,某物易生,某物最多,均一一注之,尤得史法。

猜你喜欢

  • 雨村词话

    四卷。清李调元(1734-?)撰。李调元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雨村、墨庄,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历官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因弹劾永平知府

  • 百家论钞

    十二卷。明王思任(1575-1646)编。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遂东。山阴(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九江道按察使佥事。此书所取皆明代议论之文。前有思任自序曰:“宋不如唐,

  • 将将纪

    二十四卷。明李材(详见《李见罗书》)撰。从此书书名看,其主旨在于御将,然卷一至卷九详载汉、唐、宋七帝《本纪》之文。《四库提要》讥其“牵连并书,殊无断制”。卷十至二十一,所记自虞夏迄于南宋,分别得失,作

  • 田叔乐集

    十二卷。明田汝成撰。生卒年不详。汝成生评详见《炎徼纪闻》四卷辞目。全稿本名《豫阳集》,亦名《杨园集》。此集是汝成晚年令其子艺蘅所编,凡诗文三百六十九首。五十以后所作均不在此。汝成归田后,盘桓湖山、搜剔

  • 续纂江宁府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蒋启勋、赵佑宸修,汪士铎等纂。蒋启勋,字鹤庄,湖北天门人,曾任江宁知府、湖南衡永郴道。汪士铎(1802-1889),初名鏊,字振庵,号梅村,晚号梅翁,江宁人。道光举人。初治三《礼》,

  • 夏小正音义

    不分卷。作者姓名未著。书为二册,前序未记年月,后有何焯康熙五十六(1717)之跋,其语意似作者为其熟知者,然游词闪烁终未能道出为何人也。检阅全书,屡见庄述祖之案语,案庄述祖,著有《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

  • 发蒙宏纲

    三卷。宋罗黄裳(生卒年不详)编。罗黄裳,池州(今安徽铜陵)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罗黄裳撰五言诗十二篇,又择古文凡有关于蒙养者三十篇以训蒙。今考所录,皆乡塾习

  • 云中集

    六卷。清刘淳(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刘淳,字孝长,湖北天门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嘉庆帝西巡时,刘淳献诗五百韵,廷试赐文绮物。由是名动京师,此后五试进士不第。其人才识淹贯古今,英气勃发。

  • 月屋漫稿

    四卷。元黄庚(约1302前后在世)撰。黄庚字星甫,天台(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曾客居山阴,越中诗社征诗,庚为第一,为当时推重。著有《月屋漫稿》。此集作于泰定帝四年(1327)。前有元泰定四年自序。

  • 松韵堂集

    十二卷。明孙七政(1528-1600)撰。孙七政,字齐之,江苏常熟人。屡试不第与王世贞诸人游。故诗亦类七子之体,而字句时伤于笨滞。陈继儒《名公诗选》称其《艳曲》,“齐之此曲,脍炙人口,白下两院,无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