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名画记

历代名画记

十卷。唐张彦远撰。张彦远之生平见《法书要录》。张彦远祖上屡及高官,家中广聚“法书名画”,因而自幼备受熏陶,且对“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于是潜心钻研、精心选择,著有《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年,即大中元年。全书共十卷,前三卷皆为画论,后七卷则以年代之远近为序,尽为历代画家小传。其中第一卷以“画之源流”、“画之兴废”、“历代能画人姓名”、“论画六法”以及“论画山水树石”等,论述了绘画与风化教育之关系,对南齐谢赫画法六论加以阐述,肯定了“六法”的评论标准;第二卷则以“师资传授南北时代”、“顾陆张吴用笔”、“画体工用拓写”、“名价品第”及“鉴识收藏阅玩”等,论述了历代画家流派及其师承关系,对名家技法亦有评论,强调立意和用笔,说明绘画风格的演进,指出书画用笔同理;第三卷则真实记录了唐代“两京外州寺观画壁”,采存了“古今之秘画珍图”等古代重要书画目录专篇,对唐代古藏家的“跋尾押署”、“公私印记”以及“装褙裱轴”亦有精深见解。后七卷记录了自上古至唐会昌元年(841)间三百七十余位画家小传,叙述扼要,各有画评。由于张氏家藏颇丰,陶冶日久,慧目识珠,故收录赅备,见解独到,对后世影响甚广。但由于后七卷中历叙上起轩辕下至唐会昌年间之三百七十四(是书载三百七十二人)画人小传与第一卷之第三篇相杂复,而被后人议论纷纷。据宋人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载唐张彦远有《名画猎精》六卷,所叙内容与《历代名画记》前三卷“大略相似”,但后传佚。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亦“列有是书”,但注曰无名氏撰。清人周中孚在《郑堂读书记》中则认为《历代名画记》之初稿曰“名画猎精”,后又续成历代画人小传,“另编是记,而未及移卷一之第三篇于历代小传之首也。其初稿本虽不载入史志,而别自流传,晁氏因得以志之尔。”近人余嘉锡赞成周氏之考,且以为张彦远续做“历代画人小传”后,改题为《历代名画记》时,重新编订《名画猎精》原六卷内容成为今《历代名画记》之前三卷。《历代名画记》资料繁丰,征引翔实。不但其中“鉴别之精”满蕴真知灼见,而且收录若干画家之画论,颇为详尽。如顾恺之之《论画》、《魏晋胜流名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等,“皆他书之所不载”。又如褚氏之印辨、杜诗“画肉不画骨”之论等,都存别人之无,详他人之略,为我国书画艺术的深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艺术史料,不愧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部通史性画史要籍。《历代名画记》有明王世贞刻《王氏画苑》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续百川学海》本、明刊本,《四库全书》本。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标校本,1964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俞剑华注释校注本。

猜你喜欢

  • 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

    二卷。元陈恬撰。陈恬,字晏如,上虞人。常与杨翮、刘仁本友善,工诗文,元末不仕,平生亦无多著述,惟深究本乡湖田之利。因成是书。《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影钞明刊本,共二卷。其卷首冠图四幅,曰夏盖湖图,曰上妃

  • 元宫词

    一卷。明朱橚(?-1425)撰。朱橚字不详,明太祖第五子,生年不详。初封吴王、寻改封周王,谥曰定王,好学能词赋,著有《救荒本草》(已著录)、《元宫词》。此书卷前有自序,略云“永乐元年,钦赐余家一老妪,

  • 今古学考

    二卷。廖平撰。有《尚书今文新义》一卷,详见“《尚书今文新义》条”。《今古学考》是廖平治经学的奠基之作。廖氏经学六变之初,始于《今古学考》,因此该书持论最为平正。全书大旨以《礼记·王制》一篇为根据,主《

  • 夏小正异义

    二卷。清黄模(详见《夏小正分笺》)撰。是书前后无序跋,《斋丛书》未刻。大致上《分笺》为正义,此为别义;《分笺》诠释全文,此则载有异义者,两者绝不相涉。如《分笺》斗柄悬在下,此则以前传盖记时也云之;《分

  • 妙贯堂余谭

    六卷。清裘若宏(生卒年不详)撰。裘若宏字任远,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康熙举人。《妙贯堂余谭》是裘若宏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多是论述旧闻,随事论断,共分五类,论述谭史、谭学、谭诗、清谭、杂谭。另又论述

  • 寿石斋藏帖

    四卷。清孙铨辑。孙铨字少迂,工书画,善钩摹。曾为成邸刻《怡晋斋帖》此其辑清代名家书,勒成于嘉庆十三年(1808)。第一卷为二十八家,魏文毅、魏敏果、宋协裳、施愚山、宋既庭、沈文恪、汤文正、李石台、笪江

  • 后六帖

    见《白孔六帖》。

  • 圣寿万年历

    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明朱载堉撰。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皇宗室。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统》、《律吕质疑辨惑》。明代所用大统历实为元代授时历,成化以后推交食多有不合,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撰《律

  • 剑策

    二十七卷。明代钱希言撰。钱希言,字简栖,生卒年不详,吴县(今江苏吴县)人。钱氏博览好学,知识渊博,恃才负气,十分傲慢,不肯屈居人下,人们一听说他来到,争相躲避之,结果穷困潦倒而死。其著作除《剑策》外,

  • 春秋会义

    十二卷。宋杜谔(生卒年不详)撰,清杨昌霖辑。杜谔字献可,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宋仁宗皇璠中(1049年-1053)进士。杨昌霖字际时,号俭庵,又号简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清乾隆乙未(1775)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