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

十卷。清俞震(1710一?)撰。俞震字东扶,号惺斋,嘉善(今属浙江)人。性敏慧,自幼博览群书,兼工吟咏。后因多病,转攻医学,师事金钧(字上陶),得其秘奥,医病多获良效。俞氏广泛收集历代诸家方案,上至仓公,下至清叶天士,共六十余家,辑成此书。卷一至卷八为内科杂病;卷九为女科;卷十为外科和幼科。俞氏所编病证,基本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医案一千零六十余则,按语五百三十余条。每证之下,列各家医案,并对部分医案附注按语。按语对各家学术思想,析其异同,褒贬分明,结合临床经验,析疑解惑,指出辨证施治关键所在。书中取江瓘《名医类案》中部分医案,并参录其他有关医学著述,间或收采诸史传、说部、杂著中医案之有新意或立奇法者,以广读者见闻。所选医案一般以脉证俱全,辨证详明,有议论有发明者为依据。名医治奇病有奇验者,必亲眼目睹始载入其书,不以传闻为据。分证为类,每类多少不拘,以有心得为主。体例十分精慎,广载异闻,颇能启人智慧。俞氏此书,博中求约,每证酌采精要之案,或有同证异治,必发明其殊途同归之意,彼此参证以求真谛。于伤寒温热两病,剖析尤为精微,多为俞氏心中所悟。按语多注重说理,概括性强。对辨证治法,能“辨其真伪,别其是非,析其同中之异”,指出证治要领和案例特色。俞氏认为学习医案著作,能给医者治法之“巧”。他曾说:“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说明医生临证须多读医案,掌握若干巧治治法,以丰富治疗手段,提高临床实效。俞氏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此书在同类著作中具有较高水平,为研究前人医案较好的参考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本,光绪九年(1883)重刻吴江李氏藏版,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朱子晚年全论

    八卷。清代李绂(1673-1750)编。李绂见《陆象山年谱》条。此书针对明万历年间陈建撰写的《学部通辨》等书中的“尊朱绌陆”观点,摘取朱熹正、续、别三集所载的与友人答问、讲义、题词之类内容,排列编辑,

  • 菇中随笔

    三卷。明末清初顾炎武(见《日知录》)撰。炎武一生好学,遇有学术治道,皆“细书札记,述往俟来”。《菇中随笔》系其读书心得,随时提笔记载而成,何焯题序称“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蕲胜于不说学者哉”。文中多琐碎

  • 十家诗钞存四种

    四卷。清戴熙(生卒年未详)编。戴熙字醇士,浙江山阴人。以画名世。《粤集》序云:“予学诗久矣,自以无所获,不敢问世。故世罕知予学诗者。”戴熙视学粤前,世人罕知其亦致力于诗也。此书首尾皆精楷,不知何年所写

  • 昭平县志

    八卷,清陆焞纂修。陆焞,字芸谷,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昭平知县。旧志明万历间县令柯寿恺始创,康熙间县令杨燮重修,悉抄前志,不但无增反损前书。乾隆间宋敞手辑草稿。乾隆二十

  • 陶朱新录

    一卷。宋马纯撰,生卒年不详。马纯字子约,自号朴徽翁,单州武城(今河北武城)人,绍兴中为江西漕使,隆兴初以太中大夫致仕,居越之陶朱乡,搜集见闻著此书,故名曰《陶朱新录》。此书自宋以来史志及各家书目均不载

  • 诗绪余录

    八卷。清黄位清撰。位清字瀛波,广东番禺(今属广州市)人。生平不详。孔门论诗曰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朱子以为绪余,本书题名绪余盖取诸此。然书中兼及虫鱼,则以诗之虫鱼亦多。本书首有自序及例言,大抵以毛传、郑笺

  • 六书音均(韵)表

    五卷。清段玉裁撰。段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注”。是书附于《说文解字注》。卷首有乾隆丁酉(1777年)戴震等序及段氏自序。包括《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

  • 四书则

    无卷数。明桑拱阳撰。拱阳字晖升,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元年(1633)举人。该书乃为举业而作,编次顺序为先《大学》、《中庸》,后《论语》、《孟子》,各有图说总论。取诸家讲章立说之不同

  • 地理启蒙

    八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着重阐述岩石的地理学入门书,与《地理质学启蒙》专论气火互为补充,故疑是一本地学著作而为译者析分而成的。《地理启蒙》共八卷,卷一简略论述了地学

  • 匡山集

    六卷。清王沛恂(约1692前后在世)撰。王沛恂,字书岩,山东诸城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主事。本集文五卷、诗一卷。诗文抗直有气势,意旨所至畅所欲言,但不免因恃气而产生冗赘句子。有康熙间刊本。《四库全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