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志石华

古志石华

三十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详见《金石萃编补目》条。专门著书录墓志碑全文的,黄本骥是第一人。赵明诚《金石录》收墓志一百七十八篇,均不录碑文。黄氏有鉴于此,因而备录碑文,认为沧桑虽变,而陈人事迹犹能以文而传其石。本书所录,道光以前出土的墓志,见于著录拓本的,已采录十之七八。至于其石暂出而复佚,拓本不多,仅见传抄的,本书甄录尤为详细。书中按语,除录前人成说外,黄氏本人的考订,有的也有精确之论,并能纠正前人之说。但本书也有一些错误,本来前人已考订对了的,他却出现舛误。本书既以录碑文为主,凡遇碑文残缺的,应以空格代替。但黄氏在残缺处,往往臆造其词,旁注于下。有的又以原文“芜杂”,删削摘要(如郑宏礼妻李氏志)。书末还附有一篇“勿徙关中古志石”的文章,是黄氏客西安时,见有人购唐碑载归故里,于是作此文进行批评。有道光八年(1828)“三长物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鹤绿词

    一卷。清吕耀斗(生卒年未详)撰。吕耀斗字庭芷,一字定子,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此书收词五十九首。《摸鱼子》阙一字,耀斗殁后,残稿即如此。词颇流利,惜多纤巧之语。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 二初斋读书记

    十卷。清倪思宽(生卒年不详)撰。倪思宽原名倪世球,字存未,后改此名,字二初,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乾隆恩贡生。遍读经、史、子、集四部之书,每有异同,随笔考订,以成此书。倪思宽长于《三礼》,学宗程朱,

  • 济宁直隶州志

    ①三十四卷,首一卷。清胡德琳、蓝应桂修、周永年、盛百二纂。胡德琳字碧腴,临桂人,乾隆十七年(1750)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济宁州知州。曾任四川什祁、济阳、历城县知县,莱州府、登州府知府。详

  • 重游岳麓记

    一卷。清李元度撰。李元度,参见《登天岳山记》条。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八日,李元度与罗研生,郭意诚、张力臣重游岳麓作此记。此山为衡岳之麓,峙长沙湘江西岸,以书院而著名。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之一,旧为

  •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 周易经句异文通诂

    三卷。清李德淑撰。李德淑,常宁人。其余不详。此书择取古今《周易》诸本同异之处,相互考证。其中以现在通行的王弼本为底本,其它诸家本与王本不同者、陆德明《经典释文》、许慎《说文解字》、《史记》、《汉书》、

  • 东越证学录

    十六卷。明周汝登(约1529年前后在世)撰。周汝登,字继之,又字海门,浙江嵊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著有《海门先生集》、《圣学宗传》等。是集凡十六卷

  • 敬吾心室彝器款识

    不分卷。朱善旂辑。朱善旂,字建卿,浙江平湖人。此书乃朱善旂在清道光、咸丰年间所辑铭文拓本,共三百六十四器。编辑次序零乱,有的有释文,有的没有释文,间有各家题识。实际上乃未成之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

  • 新本白石山房稿

    五卷。明张孟兼(约1350前后在世)撰。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属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详。洪武初(1368)徵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后累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白石山房逸稿》。据《明史·艺文志

  • 峨眉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王燮纂。王燮,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监生,嘉庆七年(1802)任峨眉县知县。王氏任县令后,思取志,考其山川道里之数,人物风尚之殊。及得旧本,乃乾隆五年(1740)县令文曙偕邑人张宏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