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

三卷。清马国翰辑。龚自珍认为,孔壁中书固皆古文,然安国以今文读之,又与西汉之今文博士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孔安国是古文家的开山之祖,如此看来也难以名实相符。而王先谦则认为,孔子当时用古字来书写“六经”,不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实乃尊经之意。孔安国以今文读《尚书》,其古文的真本还是存在的。王先谦的说法是很对的。《后汉书·儒林传》称:“孔僖自其祖安国以下,世传古文。”是安国真本具存。杜林所得西州漆书一卷,虽非真本,疑与孔壁文字可互相参证,所以当时很受人们重视,惜乎今皆亡佚。陆德明云:“《尚书》之字,本为隶古。”(《经典释文·序录》)这说明当时的《尚书》文字,既然是隶写古文,则不全是古字。故宋、齐以后之旧本,已很少有古字了。其后,便有郭忠恕、薛季宣等人的伪书出现了。马氏所辑,殆有助于匡谬正伪。本书亦有玉函山房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河工书

    不分卷。不著撰人。嘉靖间,兰阳、仪封、延津、封丘、考城泛溢冲决,当地官府征发数万人,银数十万两,中州河工之甘苦,有人叹之,因记录成书。《河工书》旧刻本不分卷。其总目共列书札九篇。篇一,与总河部院刘公晋

  • 读杜心解

    六卷。清浦起龙(1679-?)撰。浦起龙生平详见《史通通释》辞目,本书为杜甫诗的一种比较简要的注本。全书按诗体编次,共分六体,每体一卷,每卷之下又分小卷,共录诗一千四百五十八首。在注释上作者参考了清初

  • 夏小正通释

    一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长乐(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道光间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有是书及《经尘》、《清书录》、《称谓录》、《金石书画题

  • 周易参同契发挥

    三卷。释疑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宋代丹家众多,都以魏伯阳《参同契》为丹经之王。研究《参同契》的道学者,多以彭晓注本承继相传。但各家注本又体例有别,所言不一,使《参同契》一书有失原貌。俞

  • 迷楼现

    不分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写一段隋时奇巧姻缘。情节大略是:武安郡公李浑遭其妻兄宇文述嫉恨,被告谋反,但检查无据。宇文述又诱使李浑之侄李敏妻出首,诬告李浑将奉李敏为帝。隋炀帝即诛李浑,又族其家。李浑之

  • 易学四同

    八卷。别录四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该书以“四同”为名,大概是因为朱熹《本义》首列九图,说有天地自然之

  • 尚书说

    ① 二卷。清庄存与撰。此书所标出的《尚书》篇目,与其所著《尚书既见》不同,但二书体例相同,都是纯以议论的形式来谈义理。如庄氏于《泰誓》谓夏桀之残暴比不上商纣,伊尹七就之而后方去桀而归汤,伯夷、太公辟纣

  • 广说文答问疏证

    八卷。清承培元撰。参见《说文引经证例》。是书乃是增广钱大昕《说文答问》与薛传均《说文答问疏证》之作,广之以补其阙,并自为疏证。是书光绪间有广雅书局刊本。

  • 真率斋词

    二卷。清杨芳灿(1753-1815)著。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拨贡,授甘肃伏羌知县,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与骈文,诗学李商隐,著有《吟翠轩初稿》、《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本书为

  • 吾野诗集

    五卷。明黄克晦撰。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福建惠安人。生卒年不详。克晦少时善画,《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