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音表

古音表

二卷。《音学五书》之五,清顾炎武撰。是书以表格形式析古音为十部:一东冬钟江;二脂之微齐佳皆灰咍(又支半、尤半;去声祭泰废;入声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黠鎋屑薛职德、又屋半、麦半、昔半);三鱼虞模侯(又麻半;入声烛陌、又屋半、觉半、沃半、药半、铎半、麦半、昔半);四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五萧宵肴豪幽(又尤半;入声屋半、沃半、觉半、药半、铎半、锡半);六歌戈(又麻半、支半);七阳唐(又庚半);八耕清青(又庚半);九蒸登;十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又入声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王力《汉语音韵》说:“顾氏最大的功绩是离析《唐韵》。他不再把《唐韵》的每一个韵部看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单位,而是仔细审查每一个具体的字,以《诗经》及其他先秦韵文的押韵情况来证明它应该属于哪一个韵部。离析的工作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离析俗韵(“平水韵”),回到《唐韵》。例如把尤侯幽三分,而不是从俗韵混而为一,然后知道侯韵应入第三部,幽韵应入第五部,而尤韵则半属第二,半属第五;把支脂之三分,而不是从俗韵混而为一,然后知道脂之两韵应入第二部,而支韵则半属第二,半属第六;把庚耕清三分,而不是从俗韵混而为一,然后知道耕清两韵应入第八部,而庚韵半属第七,半属第八。这是他所谓“一变而至鲁”。第二步是离析《唐韵》,回到古韵。例如析支麻庚尤各为两半,又如析屋为三,析觉为二,等等。甚至个别的字重新归韵。这是他所谓‘一变而至道’”。顾氏所定十部中,后代成为定论的共有四部,即第六部歌部、第七部阳部、第八部耕部、第九部蒸部。其他各部也粗具规模,只是分得不够细而已。顾氏实际是把入声配阴声,只是歌戈麻无入声相配,侵覃以下九部阳声韵配入声。顾氏入声配阴声为其后古音学家所接受。

猜你喜欢

  • 东山政教录

    三卷。清成孺(生卒年不详)撰。成孺此书,分天德、王道两大纲,纲有总序。天德之子目为仁、义、礼、智、信五性,五性下又别列子目若干。成孺申明全篇以仁为天德之首。次卷为王道,列目凡十。敦伦第,亲亲第二,存故

  • 从先维俗议

    五卷。明管志道撰(详见《孟义订测》条)。此书共五卷,内容大要言往来交接之礼,亦即礼俗关于世教民彝之大者。前三卷均载事迹,第四、第五卷多为其讲学之语,理杂二氏,颇及垂世典要与出世密固,且明立三教主宾之说

  • 左传臆说

    不分卷。清郭柏苍(1815-?)撰。柏苍字薕秋,一字弥苞,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所著有《竹简十日话》六卷、《海错百一录》五卷、《闽产录异》六卷、《七月漫录》二卷、《闽中郭氏支派大略》一卷、《我私录》一

  • 峰青馆诗钞

    七卷。《续钞》四卷。《寄庐诗存》二卷。清钱国珍(生卒年不详)撰。钱国珍字子奇,清道光、同治间人。江苏省江都县人。其人读书稽古,早负盛名;然八试秋闱始获登第,十五年后方为县令。宦游十年,驰驱鞅掌,戎马仓

  • 春秋日食辨正

    一卷。清王韬(详见《春秋朔闰日至考》)撰。该书是作者所著《弢园经学辑存》中的一种,为旅居海外时所作。厘为十二篇,卷末附《宣公七年六月癸卯朔日食图》、《日食五表》。大旨以中西日月对勘,推求春秋时的日食。

  • 博学汇书

    十二卷。明来集之(详见《读易隅通》条)撰。此书为来集之读书所得,随笔记录之文,不分门目,只是以类相从,鳞次栉比,俾可互证。甚为丛杂无次。且所采多为小说家言,如《拾遗记》、《洞冥记》等,不足为据。

  • 全体新论

    十卷。秦西合信(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前有咸丰元年(1851)作者自序,序中自称来华多年,施医之余,便学习汉文,得华友陈修堂相助,乃集西方医谱,参互考订,删繁撮要,编成此书。书分为三十九部分,其内容主要

  • 承启堂稿

    二十九卷。明钱薇(1502-1544)撰。钱薇,字懋垣,一作懋薇,号海若,浙江海盐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事迹具详《明史》本传。著有《承启堂稿》。本书是其门

  • 读画录

    四卷。清周亮工撰。其生平履历详见《闽小纪》。周亮工喜读书、善属文、精鉴赏、嗜书画,家有“赖古堂”,收藏唐宋诸书画家手迹;工于古文诗词,宗仰杜甫,且擅长八分、隶等书体,包世臣曾称赞其草书可达“能品下”;

  • 艮斋诗集

    十四卷。元侯克中撰。克中,字正卿。真定(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精意读《易》,著有《大易通义》,今佚。此集元刊本有毛晋私印,盖汲古阁所藏。卷一卷二皆咏经史之作,卷八为谐音格,每首皆以音通字异者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