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韵谱

古韵谱

二卷。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是书见于罗振玉所辑《高邮王氏遗书》。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亦存王念孙古韵分部说。王氏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古韵谱》按所分二十一部,分别辑录《诗经》、《楚辞》及群经韵字,搜集宏富,条理清晰。王氏所分二十一部是:①东(平上去)、②蒸(平上去)、③侵(平上去)、④谈(平上去)、⑤阳(平上去)、⑥耕(平上去)、⑦真(平上去)、⑧谆(平上去入)、⑨元(平上去)、⑩歌(平上去)、⑾支(平上去)、⑿至(去入)、⒀脂(平上去入)、⒁祭(去入)、⒂盍(入)、⒃缉(入)、⒄之(平上去入)、⒅鱼(平上去入)、⒆侯(平上去入)、⒇幽(平上去入)、(21)宵(平上去入)。以上二十一部,自“东”至“歌”十部为一类,皆有平上去而无入;自“支”至“宵”十一部为一类,皆有入声。王氏分部特点有五:①至部独立。王氏认为此部既非脂部的入声,也非真部的入声,应当独立为一部。此说江有诰没有接受,其他人是赞同的。②祭部独立。王氏把去声祭泰夬废与入声月曷等韵合为祭部,独立为一韵。③缉部独立。④盍部独立。王氏把缉部从侵部析出,盍(叶)部从谈部析出,独立为两部。⑤侯部有入声。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侯”部不配入声是错误的,王氏改配以入声。王氏认为古有四声,但是有些韵部是四声具备的,有些有平上去而无入,有些有去入而无平上,有些有入而无平上去。王氏晚年改定《合韵谱》时,接受孔广森“冬”部独立之说,分韵为二十二部。《合韵谱》罗振玉民国十四年(1925年)刊入《高邮王氏遗书》。严式海辑入《音韵学丛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刊。义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音韵学丛书》汇印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讲义

    ①一卷。清王元启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将乐县知县,著有《惺斋杂著》十余种。曾避居鹊山寺中,每研易有得则笔记之,积久成帙。其子王尚珏辑之成书,计说经七十余事,并附录平时所作易

  • 诂经精舍自课文

    二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俞樾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此书即其自课之文。篇中解经,多有创见。如解《尚书》“纳于大麓”,谓“麓”为“录”,“录”即领录。“如其仁如其仁解”篇,谓孔子并不赞许管仲之仁

  • 孝经迩言

    一卷。明虞淳熙撰。虞淳熙,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人。是书首有张位序及虞淳熙自序,列有提纲,内列宗传图、全孝图、孝字释、全孝心法、传经始末、全经纲目。将目录汇编成斋戒事亲之目、斋戒事君之目、斋戒事天地

  • 春秋序题

    不分卷。明陈奇猷(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奇猷字勇石,明河南杞县(今河南杞县)人。该书不见于朱彝尊《经义考》及各家书志。现存抄本,不分卷,共十册,钞本细字,白纸蓝行。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书法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索易臆说

    二卷。清吴启昆撰。吴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任翰林院编修。其书只是总论易之大旨,不再为章句作解释,如上下经之分篇,诸卦的命名,以及先天、后天、圆图、方图等类各为一篇,以阐释其

  • 珩璜新论

    又作《孔氏杂说》。一卷。北宋孔平仲(生卒年不详)撰。孔平仲字毅父,又作毅甫、义甫,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元祐中提点江西刑狱,坐置英州。绍圣中,言者劾其

  • 书林余话

    二卷。叶德辉撰。叶德辉,详见《书林清话》。该书为《书林清话》刻成之后所作,此前所采宋、元、明人及近今诸儒笔记小说,涉于刻书之事,未得编次收入者;以及己所论述,为前书所遗者,略加条理,分为上、下两卷,故

  • 二半山房吟草

    一卷。清李鸿仪(生卒年不详)撰。李鸿仪号逵羽,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出身布衣,工五言诗。本卷辑其诗十四首,附二《半山房诗钞摘句》十八言。有清同治二年(1863)序刊《柳堂师友诗录》丛书本。

  • 麟经指月

    十二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一号姑苏词奴,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崇祯中贡生,知寿宁县。才情跌宕,善诗文,工经学。著有《春秋衡库》、《别本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