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不著编者姓名。此书为元、明人的杂剧选集,仅存杂剧五种。其一为元张寿卿所撰《谢金莲红梨花》;其二未著撰人,为《李云英风送梧桐叶》,其三为元关汉卿所撰《钱大尹宠谢天香》;其四为明程士廉所撰《帝妃春游
十九卷。清钱坫撰。钱坫生平见“尔雅古义”。是书依《尔雅》条例,分为十九类,一类为一卷。从群书中辑录方俗语词凡六百六十条。惟仅录原文,未注明出处,不便查考。前有钱坫自序,后有罗振玉跋语。有罗氏玉简斋刊本
三卷。明晁瑮撰。晁瑮(约(1511-1575),字石君,号春陵,开州(今河南濮阳)人,为宋太子太傅晁迥的后裔。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居翰林二十载,工于诗赋,雅好古籍,藏名盛于一
十七卷。明王在晋(1564-1643)撰。王在晋,字明初,苏州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万历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2年)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任南京兵、吏二
十二种,二十四卷。清顾观光撰。顾观光字尚之,金山(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屡试不第,世业为医。博通经史百家,尤潜心于古今中外天文历算之术。顾氏除本丛书外,尚有《顾氏推步简法三种》(收《甲子元
三十种,二百九十一卷。清赵尚辅编。赵尚辅字翼之,四川万县人。光绪年间进士,官湖北学政。丛书即赵尚辅在湖北为官时编刻,共三十种,经部十四种,史部八种,子部七种,集部一种。除汉王逸《楚辞章句》十七卷外,其
四卷。清钱泳辑。此帖是其所摹晋唐及宋元人小楷。第一卷《洛神赋》《十三行》及明清人题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其中王献之《十三行》乃宋拓至佳之本,可惜钱泳双钩摹之,未免有钝滞之处。第二册,《长寿王品迦释
十卷。宋朱元升(?-1275)撰,其子士可、士立补葺。朱元升字日华,号水簷,平阳(今浙江平阳)人,黼从子。嘉庆四年(1211年)武进士,官承节郎,差处州龙泉、遂昌、庆元县、建宁府松溪、政和县巡检。其子
五卷。明沈易编。沈易字翼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履迹不详。此书前有洪武十二年(1379)钱惟善序,称易游学北方,南还乡里,为童子师,得束修以奉二亲,其教以躬行为主。尝编《五伦诗集》,则此集本为课
一卷。晋徐邈撰,清马国翰辑。据《晋书·徐邈传》,徐邈著有《春秋音》,今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并参考《集韵》,辑录佚文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该辑本对研究古音韵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