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附存二卷。清杨希闵(生卒年不详)编辑。希闵字铁佣,江西新城人,曾为台阳海东书院院长。平生喜好谱录之学。十五家年谱目次为:汉诸葛忠武、唐李邺侯、唐陆宜公、宋韩忠献公、李忠定公、王文成公、汉徐征士
见《松窗杂录》。
十二卷。明朱奇源(生卒年不详)辑。朱奇源晋(今山西一带)人。为明代著名三藩之一-晋藩之主,世代工书,颇好名帖法迹,辑有此帖,刊成于弘治九年(1497)。该帖共十二卷,其中九卷皆取材于《秘阁帖》及《绛帖
一卷。刘师培撰。此书在于推求《左传》记事的褒贬义例,以补充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之缺,共辑成十九例。刘师培坚信《左传》书日记事都有褒贬义例,因此他除搜集汉儒对《左传》褒贬义例的古说外,还自
十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林春溥字立源,号鉴塘。福建福州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编修、教习庶吉士、文渊阁校理等,后讲学于南浦、鹅湖、鳌峰。一生著书甚富,有《孟子列传纂》一卷、《
十卷。清王曰高(约1673前后在世)撰。王曰高,字登孺,一字北山,号槐轩,生卒年不详。茌平(今属山东茌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庶吉士。后改为给事中,历十七年多有建白。著有《槐轩集》。是集
十卷。首一卷。《诸本评陶汇集》一卷。《年谱考异》二卷。晋陶潜(365-427)撰。清陶澍(1778-1839)辑注。陶潜,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大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曾撰《穀梁废疾》一书,排斥《春秋穀梁传》;郑玄作《起废疾》反驳何体;他们的著作都久已亡佚。清人袁钧辑有郑玄《释废疾》一卷,刊入《郑氏佚书》中
一百九十九卷。清康熙年间日本人山井鼎撰,日本人物观补遗。山井鼎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又名神生,字君彝。物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叔达。史载日本上毛(地名)有参议小篁遗址,足利氏兴,因其地建学校,多藏古书
一卷。明纪坤(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纪坤,字厚斋,河北献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诸生。是集后有其孙纪容舒跋,称坤少有经世志,久而不遇,乃息意逃禅。晚年所居曰“花王阁”。取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