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吏隐录

吏隐录

二卷。明沈津撰。沈津字润卿、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家世业医。明有两个沈津,《吏隐录》为苏州沈津作。这部书记叙的是彼时朝野遗事,兼及沈津先世善医事迹。《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列入存目。

猜你喜欢

  • 侨吴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元郑元祐(1292-1364)撰。元祐字明德。遂昌(今属浙江)人。曾任浙江儒学提举。卒于官。元祐家本遂昌,而流寓平江四十年。因而其集名称侨吴。(元祐另有《遂昌杂录》,名遂昌,以示

  • 书义主意

    六卷。元王充耘撰。王充耘字与耕,一字耕野,江西人。顺帝元统初年(1333年)以《书经》成进士,授同知永新州事,不久弃官养母。晚年潜心研究《尚书》,考订蔡传,名为《读书管见》;又撰有《书义矜式》。他的《

  • 尚书近指

    六卷。清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尚书近指》一书前有自序,认为《尚书》以“主敬存心”为纲。故其注解,多从经文中阐发此义,而不甚诠释字句。而此旨蔡沈《书集传·序》早已明言之,则奇逢此书不过是敷衍蔡

  • 解颐新语

    八卷。明皇甫汸(1497-1582)撰。其生平详见《百泉子续论》辞目。是编皆为其说诗之语,分为“叙论”、“述事”、“考证”、“诠藻”、“矜赏”、“遗误”、“讥评”、“杂记”等八门。自称匡鼎说诗,人为解

  • 补寰宇访碑录

    五卷。附失编一卷。清赵之谦撰。赵之谦(1829-1884),篆刻家,书法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举人,历官江西奉新、南城等县。著作除本书外,尚有《二金

  • 尸子

    三卷。战国时尸佼(约前390一330)著。关于尸佼的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书·艺文志》中杂家类列“尸子二十篇,尸佼著。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史记·孟荀列传》:“楚有尸子长庐”,裴

  • 说文逸字

    二卷。清郑珍撰。参见《说文新附考》。这是专门搜辑《说文》逸字的著作。所谓逸字指不见于《说文》部中的经典相承之字和解说、序例及偏旁中的字。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介绍此书说:“据经典汉以前训义明白及《玉

  • 钦定授衣广训

    二卷。清董诰等人编定。大学士董诰等人,奉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命于嘉庆十三年(1808)编成《授衣广训》一书。主要内容是方承观的《棉花图》,其它还有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乾隆、嘉庆皇帝的题诗等。此书有

  • 骊珠随录

    五卷。明杨仪编。杨仪,字梦羽,常熟(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约嘉靖二十年(1541)前后在世。嘉靖五年(1526)进士。累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本书杂录诸文,自序称意取不盛传于世者。但,诸如《阴符

  • 说难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