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县志

吴县志

八十卷。曹允源、李根源纂。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别号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嗜学善书。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革命,是云南“重九”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曾任省长、云贵监察使、内阁总理等职。著作丰富,于地志纂辑《永昌府文征》一百三十六卷,保存大量地方民族史料。勤于搜求,又撰《滇西兵要界务图注》、《永昌先贤传》、《九保金石文存》等多种传记。苏州府旧分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兼辖太湖、靖湖两厅,入民国时并为一县。此志初属稿时,原名为吴、长、元三县合志,始作于民国七年,中经作辍,历十四年而始成,定名为《吴县志》。卷一图六,为三县全城图、三县分图、三县乡镇图、官署图、学宫图、太湖全图;卷二至卷八职官表;卷九至卷十七选举表;卷十八至卷五十二舆地考,其子目二十三,为沿革、疆域、城池、山水、乡镇、坊巷、桥梁、文庙、书院、义塾、学堂、公署、古迹、坛庙、祠宇、寺观、第宅、园林、冢墓、水利、田赋、物产、风俗;卷五十三至卷五十四兵防考;卷五十五祥异考;卷五十六至卷五十八艺文考;卷五十九至卷六十一金石考;卷六十二至卷六十五名宦传;卷六十六至卷六十八列传;卷六十九传忠节;卷七十传孝义;卷七十一至卷七十四传列女;卷七十五传艺术;卷七十六传流寓;卷七十七传释道;卷七十八至卷七十九杂记;卷八十旧序。此志立图、表、考、传四大纲,而终之以杂记,体例极佳,裁别也妥当。但排印讹脱,校正不精。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苏州文新公司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南岳志

    ①八卷。清高自位、旷敏本同撰。高自位,官湖南衡山县知县。旷敏本,邑庶堂。《南岳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共八卷。首星次。次图考。次形胜。次祀典。次书院。次寺观。次物产。次田赋。次古迹。次碑碣。次

  • 九疑山志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

  • 湛渊静语

    二卷。元白珽(1248-1328)撰。白珽字廷玉,号湛渊,晚号栖霞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人灭宋,以安丰县丞召之,拒不仕元,在家读书十七年。中年以后出游中原,至大都(今北京),以李衍荐受任为太平

  • 西游证道书

    见《西游记》。

  •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

  • 夏小正考注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大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甲一名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尝谓经义当

  • 说文解字斠诠

    十四卷。清钱坫(1741-1806)撰。钱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榜贡生,官乾州州判。对地理和文字学钻研颇深,善篆书,宗李斯,取法李阳冰,沈着苍劲。

  • 雅雨堂诗集

    二卷。清卢见曾(生平详见《雅雨堂文集》)撰。该集是其曾孙卢枢所编刻,并作跋介绍说,雅雨公亲手自著诗八卷,文十余卷,只有《塞外诗》(又称《出塞集》)一卷先刊行,其余虽编定,均毁于火,因而当时所传仅有《出

  • 尚书说

    ① 二卷。清庄存与撰。此书所标出的《尚书》篇目,与其所著《尚书既见》不同,但二书体例相同,都是纯以议论的形式来谈义理。如庄氏于《泰誓》谓夏桀之残暴比不上商纣,伊尹七就之而后方去桀而归汤,伯夷、太公辟纣

  • 双鉴楼善本书目

    四卷。清傅增湘撰。傅增湘(1872-1949),字润沅,又字沅叔,自号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曾用笔名江弇、长春室主人、书潜、清泉逸叟。四川江安人,著名的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家及藏书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