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校勘记

周易校勘记

十一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又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一生以兴办教育、提倡学术为己任,精通文字训诂,一生著述甚丰。撰有《十三经校勘记》二百四十二卷。《周易校勘记》即其一。此书“于周易注疏旧有校正各本,今更取唐宋元明经本、经注本、单疏本、经注疏合本仇校,各刻同异,属元和生员李锐笔之,为书九卷,别校略例一卷、陆氏释文一卷,而不取他书委改经文,以还王弼、孔颖达、陆德明之旧。”其所参校之本计有:唐石经本、宋岳本、足利本、山井鼎《七经考文》所引之宋本、古本、钱遵王所校之宋单疏本、明钱保孙所校之影宋注疏本、宋十行注疏本、以及闽本、监本、毛本等。此书以校勘精审著称,故后世通行。有《皇清经解》本,今附于作者所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中。

猜你喜欢

  • 易见

    九卷。清贡渭滨撰。贡渭滨字羡溪,丹阳人。此书前列易序传,序诸儒姓氏易学源流,邵子、程子、朱子《纲领》以及《筮仪五赞》、《经传音释》、《本义异同》、《程传异同》,不入卷数,末尾附有《启蒙大旨》,也不入卷

  • 诗式

    一卷。唐释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生平见《抒山集》(辞目)。此集前半部总论诗法,其后则以“十九字”为诗体分类,以“不用事”、“作用事”、“直用事”、“有事无事”、“有事无事,情格俱下”五格来论诗。

  • 曹州府志

    二十二卷。清周尚质修,李登明、谢冠纂。周尚质字典三,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贡生出身,乾隆十六年(1751)任曹州知府。李登明,郡人,曾任平鲁县知县。曹州,为古曹国,汉为定陶国济阴郡,后周始建州名。明

  • 梁文定公年谱

    一卷。清梁国治(17231786)自述,其子梁承云等续补。国治字阶平,号瑶峰,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卒谥文定。工书法,著有《敬思堂文集》。此谱编者

  • 事类通考

    十卷。明刘叶(生卒年不详)撰。刘叶字芝华,饶卅(今江西波阳)人。本书集古今事实分类编辑。凡七十七门。以记事为主,中间加以评论,其体例或似札记,或似语录,或似对句。以“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十字,分别

  • 清忠堂奏疏

    无卷数。清朱宏祚撰。朱宏祚字徽荫,一字厚庵,高唐(今属山东高唐县)人。顺治举人,曾任盱眙令,以政绩卓著提升为刑部郎,发奸擿伏,冤狱多所开释。后来累迁至佥都御史,巡抚两粤,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改革建议,

  • 北行日谱

    一卷。明朱祖文(?-约1626)撰。祖父字完夫,自号三复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祖文少负节气,与周顺昌相友善,周顺昌因反对宦官魏忠贤而被捕入狱,祖文私行入京,为周顺昌送饭送药,又为他奔走借贷以赎其

  • 四香楼词钞

    不分卷。清范缵撰。范瓒生平详见《四香楼集》辞目。此书小令、中调、长调各自为编,而不分卷数。大抵宗法周、柳,犹得词家正声。而天然超妙不及前人,未免有雕镌之迹。至如《南歌子》第二首之类,虽脂粉绮罗,诗余本

  • 考数根法

    一卷。清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撰。李善兰在翻译《几何原本》第七卷时将素数译作“数根”,《考数根法》为素数专论,全文共二千三百五十字,正文七百七十九字,是我国第一篇关于素数的研究论文。李善兰指出:“

  • 捕蝗要诀

    一卷。清无名氏撰。此书不知作于何时,出于何人之手,极可能是某地方官根据民间治蝗经验编写成的。咸丰六年(1856)直隶一带出现蝗灾,清政府把原存的《捕蝗要说》二十则、《图说》十二幅拿出付印,以应付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