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集传

周易集传

八卷。元龙仁夫撰。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生平未详。董真卿曰:“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湖广儒学提举”。《吉安府志》曰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元史·儒学传》附载于刘诜传中,称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不就。此书成于至治元年(1321年),董真卿称其有《自序》一篇,今本无。《经义考》于旧序例皆收录,亦无此篇,则其佚已久。其书原为十八卷,朱彝尊从李良年借抄,注云阙,盖亦八卷之本。《吉安府志》称其“立说主《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谓《杂卦》为古筮书,《春秋传》所引屯、固、比、入、坤、安、震、杀,皆以一字断卦义,此类是也。孔子存之,以为经羽翼,初非创作。其言先儒所未发。”《元史》亦亟称之。李良年识语又云:“传中释经义,殊有独见,不随人步趋,释象或似巧,然俱有精凿可采之处,宜锡鬯叹为元人说经之最。”四库馆臣说:“今观所注,虽根据程、朱者多,而意在即象诂义,于卦象爻象互观析观,反复推阐,颇能抒所心得,非如胡炳文等徒墨守旧文者也。”朱彝尊《曝书亭集》有此书跋,谓通志堂刻经解时,以其残缺,故未开雕。今存此书最早版本为清影写元抄本,虽佚其十卷,然上下经及彖象传皆尚完具。四库著录者当即其本。又收入《别下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清尹继美《鼎吉堂全集》又有补遗、考证、校正各一卷。

猜你喜欢

  • 老子道德真经

    ①见《老子》。②见王弼《老子注》。

  • 老莱子

    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

  • 求实学院学规续钞

    十种十卷。清黄舒昺(生卒年不详)编。黄舒昺字曙轩,湘潭(今属湖南省)人。曾主讲河南明道书院,兼主持洛学学院。康梁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延请新派人物于时务学堂仿外国学制讲述西学,引起旧派人物攻击。戊戌政

  • 诗纬新解

    不分卷。廖平(1852-1932)撰,黄熔补证。廖平字季平,初名登廷,字学斋,晚号六译,四川井研人,近代经学家,曾任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教职。早年受王闿运影响,专治今文,其学多变,共经六变。撰有《四益

  • 樵香小记

    二卷。清何琇(生卒年不详)撰。何琇字君琢,号厉庵,宛平(今北京市)人。雍正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全书多为考证之文,共一百二十条,论经义方面内容占大多数,其次是论小学方面内容,另外还涉及字学、韵学等。其

  • 节妇传

    十五卷。清杨锡绂(1701-1768)撰。杨锡绂字方来,号兰畹,清江(今属广西)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官至漕运总督。除本书外,尚著有《四知堂文集》等。《节妇传》记述清朝前期节妇烈女的事迹,立传

  • 周易互体徵

    一卷。清俞樾撰。作者认为《易》有互体乃先秦古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之筮云:“风为天于土上,山也”。其注为“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可知在孔子之前已有互体之说。此书从周易三十卦中取三十八爻论证互

  • 诗经互解

    一卷。清范士增撰。是卷即以《诗经》成句解《诗经》。如以“如此良人何”解“有女仳离”,以“不属于毛,不离于裹”解“谓他人父,亦莫我有”,以“信誓旦旦”解“有如皦日”,以“其毒太苦”解“胡为虺蜴”,以“岁

  • 吕氏春秋新校正

    二十六卷。清毕沅(1703-1797)撰。沅字纕蘅,号灵岩山人。曾著有《夏小正考注》,已著录。此书据梁玉绳《吕子校补序》云:“会其事者卢抱经”云云。而沅说“同志如抱经前辈等又各有所订正,并列卢列审正、

  • 频罗庵遗集

    十六卷。清梁同书(1723-1815)撰。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晚署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会试落第,特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