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大诏令集

唐大诏令集

一百三十卷。宋敏求编。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历史学家。父绶,官至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藏书万卷,亲加校勘。敏求,赐进士及第,被荐为《新唐书》编修官,献上所补唐武宗以下六帝《实录》一百四十八卷,升任馆阁校勘。历官同知太常礼院、知制诰、判太常寺、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预修本朝《仁宗实录》及《两朝正史》。藏书达三万卷,“皆略诵习,熟于朝廷典故”。另有《长安志》二十卷、《春明退朝录》三卷传世。宋绶“机务之隙,因裒唐之德音号令,非常所出者汇之”,纂为《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凡十三类,又目录三卷,约成于仁宗景琇(1034-1038)中。《新唐书》告成之后,宋敏求以闲暇整理其父遗稿,编定《唐大诏令集》,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九月写下序文。现存各种版本的《唐大诏令集》均非完帙,共缺二十三卷,即卷一四至二四、卷八七至九八,实存一零七卷。其编次是:卷一至卷一三,帝王,分十一目,收文一百三十篇。卷二五,妃嫔,收文十七篇。卷二六,追谥,收文四篇;册谥文,收文五篇;哀册文,收文七篇。卷二七至卷三二,皇太子,分十七目,收文一百零三篇。卷三三至卷四零,诸王,分二十三目,收文一百九十二篇。卷四一至卷四二,公主,分十目,收文六十篇。卷四三,郡县主,收文十六篇。卷四四至卷六五,大臣,分二十五子目,收文三百九十八篇。卷六六至卷八〇,典礼,分三十目,收文一百八十八篇。卷八一至卷一二七(缺卷八七至卷九八),政事,分三十八目,收文五百一十四篇。卷一二八至卷一三〇,蕃夷,分十目,收文五十二篇。书中所收诏令共计一千六百八十六篇,与今存的各有关史册、典籍相对照,不仅可以补充、订正其缺漏、讹误,还较为系统地提供了直接关涉有唐一代政治、经济、律法、选举、职官、婚姻制度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第一手官方文献。《旧唐书》所载诏令最多,大半在该书中可见,但也有遗漏未收者。以该书与两《唐书》相较,亦可见诸多歧异,钱大昕《诸史拾遗》有详述。书中所收诏令,一般为全文,但也有节录之处,如卷七〇《长庆元年正月南郊改元赦》、卷七一《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都较《文苑英华》所载简略,有省文。该书流传不广,宋元明清皆无刻本,直至民国初张钧衡才据明抄本镂板行世,收《适园丛书》。北京图书馆藏有几部抄本,如顾广圻校旧抄本(铁琴铜剑楼原藏),翁同和校本,又有四库文津阁本,缺卷均同。1959年,商务印书馆以顾广圻校旧抄本为底本,用《适园丛书》本校勘,并加断句,排印出版。1992年,学林出版社又出版了以明抄本为底本,对照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的校点本,但未出校记,也未搜补遗缺。

猜你喜欢

  • 通艺录

    四十二卷。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字易田,又字易畴,晚号让堂老人,安徽歙(今歙县)人,经学家。少时师事方粹然,后又与戴震、金榜等一同拜师江永。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官太仓州学正,以身率教,廉

  • 王制笺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礼记浅说》)撰。是书以《王制》为素王之制。俞樾曾评议此书,以为:孔子将作《春秋》,先修王法,斟酌损益,具有规条。其门人弟子与闻绪论,私相篡辑,而成《王制》。皮氏作《王制笺》为之疏

  • 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

    一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刘逢禄治《公羊春秋》,他认为何休生于古文经学盛行之日,能廓开众说,整齐传义,条理精密,于是作《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十卷,发挥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的大义。他

  • 酿蜜集

    四卷。清浦起龙(?-1822)撰。浦起龙,字二田,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官苏州府教授。其人自束发就读及互服官羁旅,遑论晦明风雨,无不载书以行,此以书为乐者。集中所录文章大多为考据之文,举凡左、史,汉魏

  • 诚斋传奇二十四种

    明朱有燉(1379-1439)撰。生平见《诚斋传奇二十六种》。此本存有杂剧二十四种。核其目唯《天香圃牡丹品》,《福禄寿仙官庆会》,《神后山秋狝得驺虞》,《黑旋风仗义疏财》,《洛阳风月牡丹仙》五种为北京

  • 夏小正校注

    四卷。清魏本唐(生卒年不详)撰。魏本唐,字又瓶,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解元,曾任直隶知县,又改就教职。是书依傅崧卿注本,列举诸说,参以己见,并对正文作校订、注释。是书对傅氏以

  • 春秋大传补说

    四卷。清何西夏撰。西夏万县(今四川万县)人,清嘉庆、道光年间隐居乡间,皓首穷经,足不履城市,著有《西夏经义》若干种行于世,该书即其中的一种。共四卷六篇。卷一为《春秋序》及《春秋释例》,卷二为《春秋说义

  • 易象与知编

    一卷。《图书合解》一卷。题称天山道人撰。不著名氏,作者无考,时代亦无考。此书只论河图、洛书、八卦方位以及对待流行之义,五行生成之理,均为从诸家易解书中抄录拼合而成,无新意。大概是想讲陈、邵之学,但又仅

  • 经世策

    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校字子才,祖先本姓李,号庄渠,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私淑胡居仁主敬之学,而贯通诸儒之说,择执尤精。著有《周礼沿革传》、《大学

  • 书林清话

    十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1865-1927),字焕彬,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长沙人,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平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校勘,而且注重目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