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宋旧经楼诗稿

唐宋旧经楼诗稿

七卷。清孔璐华撰,孔璐华(约1765——1815前后在世),字经楼,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三代孙女,衍圣公孔庆熔之女,大学士仪征阮元(1764——1849)之继妻。清代诗人。阮亨在《瀛舟笔谈》中评说:“孔夫人,性情敦厚,幼娴诗礼,于归后,受封一品,所撰诗卷数未定”。还兼工绘事,画有《养蚕图》一幅,并赋诗《江北不养蚕因从越中取蚕种来扬州采桑饲之得茧甚多诗以纪事》一首以纪之曰:“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每到春夏交,育蚕胜力田。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何不教材妇,采桑满陌阡。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绮纨在茧身,忍令污且穿。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唐宋旧经楼诗稿》书前有总目录。其内有《题石室藏书图》、《粤东新建学海堂》、《汉金釭工歌》等,七古长篇。第六卷目录后有经楼居士所作的序言,卷末标有“古霞、唐庆云校字”字样。此书初刻六卷,第七卷为续刻,共七卷。《贩书偶记》注录:《重修扬州府志》作四卷。

猜你喜欢

  • 郧溪集

    三十卷。宋郑獬(1022-1072)撰。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人。皇祐五年(1053)举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知制诰。英宗即位,数上疏论事,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初,召拜

  • 彦周诗话

    一卷。宋许(约1111年前后在世)撰。许,字彦周,湖北襄邑(今襄樊市)人。生平不详。书中有“宣和癸卯,予游嵩山”语,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据此,知其当为南宋人。书中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其宗法元

  • 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

    一卷。元胡师安撰。胡师安,生卒年不详,目录学家。《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系西湖书院的元代藏书目,也含有宋以来的官府书籍,仅著录书名。经部五十一种、史部三十六种、子部十一种、集部二十四种,共著录一百二十二

  • 远春楼读经笔存

    二卷。清汪科爵撰。科爵,字荔裳,浙江钱塘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江西莲花厅同知。这本书主要是以考证为主。现有光绪十二年刊丛睦汪氏遗书本。

  • 刘子易■

    五卷。明刘伯生撰。此书只题《刘子易屩》,而不著作者名称、官职。前有一序,末署“万历庚辰冬十月辛亥弟伯燮顿首书”,由是知作者为刘伯燮之兄。此书不载于《明史·艺文志》,唯传是楼书目称,明刘伯生撰。《湖北通

  • 樗庵类稿

    二卷。明郑潜撰。郑潜,字彦昭,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从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历官监察御史、福建行省员外郎、海北道廉访副使、泉州路总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薄,迁潞

  • 琴鹤山房遗稿

    八卷。清赵铭(约1904前后在世)撰。赵铭,字新,又号桐孙,生卒年未详。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同治九年(1890)举人。官直隶顺德府知府。咸丰初年,即以文章雄于时,至同治九年(1890)始登贤书。典试

  • 吾好遗稿

    一卷。清章静宜(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章静宜,字湘御,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中,为诸生。从学于宋实颖,与吴伟业酬唱。著有《吾好遗稿》。是集收诗三百余首。前列近体诗,后为古体诗。

  • 尚书古文注

    一卷。汉郑玄注,清黄奭辑本。郑注《尚书》,在清李调元补正南宋王应麟辑本之后,清人又有孔广林、袁钧二人的辑本。而黄奭的辑本,比孔广林的辑本详细,又与袁钧的辑本大致相合。虽然袁本成书略早于黄氏辑本,但它于

  • 蓬莱阁诗录

    四卷。清陈克家(?-1860)撰。陈克家字梁叔,陈鹤之孙,元和(今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官内阁中书。后入提都张国梁幕,殉难,诏赠知府衔。陈克家诗学黄庭坚,为姚莹所重。此编四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