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石经图考

唐石经图考

不分卷(香簃刻本)。清魏锡曾撰。唐石经自唐开成二年创立以来,屡遭天灾人祸。碑虽幸存,但字多破损,并且经常遭到椎拓。此书特就墨本完备者图之。卷首自识,谓较王昶《金石萃编》,除字数、年月之外,还增加了最后敕状。嘉庆以前未见著录。其中各经的字数,虽以零纸摹拓,但前后经文明白可辨。由此可知,《周易》的尾石即《尚书》之首,《毛诗》承《尚书》,《三礼》承《毛诗》。当年书写石经时,每以一卷,均分八列。石的宽度不容列的,并后石跨书,完于后石的前段。书毕上列,复于前石后段接书下列。列尽卷尽,界线提写。经之承经,犹卷之承卷,蝉联而下,不可离析。工人于两经联合之处分摹二纸,取便题弆。经后字数适在其间。余墨胶渍,遂至失拓。或又零拓并且汇装起来,沿讹已久。现既得两经联石确据,复就各纸石理,细审分合,依次为图,以订正《金石萃编》之误。这就是此书对于研究唐石经的价值所在,足以存古制而益后人。其卷首自识,又谓《礼记》后接写《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而止,共一百一十四石。自《左传》起,下接《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最后为年月衔名敕状而止。共一百一十三石。此疑当时石分东西,配令平均,故以张唐之书附东列之末,不横置在传前。这个看法也是对的。全书共八列图,每页纸皆记其起讫,共二百二十七页纸。

猜你喜欢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乐律举要

    一卷。明韩邦奇(见《易学启蒙意见》)撰。此书为曹溶《学海类篇》所载。考定该书内容,乃是从韩邦奇的《苑洛志乐》中摘录十余条而成。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 淄川靖匪记

    四卷。清张锡纶撰。张锡纶,字念黻,直隶安肃人。同治三年(1864年),署淄川县知县。是书杂记僧格林沁率兵平定淄川刘得佩起兵反清事,及锡龄办理善后事宜。此书系作者据亲身经历之事撰成,史料价值较高,书后附

  • 石泉书屋类稿

    八卷。清李佐贤(生卒年不详。)撰。李佐贤,约为道光前后人。除与鲍康共撰《古泉汇》,另著有《石泉书屋诗抄》等。所著《石泉书屋类稿》,卷首有自序,谓“其初习时文,嗣于两汉八家,吟诵有得,冀有益时文。”又云

  • 晋政辑要

    四十卷。清刚毅(1837——1900)等撰。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历任巡抚、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荣禄等议立溥为大阿哥(皇储),企图废黜光绪皇帝。八国联军攻陷北

  • 涞水集

    二卷。明文洪(约1461前后在世)撰。文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元年(1465)举人,官涞水县教谕,并以名其此集。文洪为文徵明之祖父,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长洲

  • 元丰类稿

    五十卷。宋曾巩(1019-1083)撰。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聪颖,读书即成诵,十二岁作六论,援笔立成,深受欧阳修赏识。嘉祐二年(1057)与苏

  • 楚辞音

    一卷。隋释道骞(生卒年不详)撰。《隋书·经籍志》叙曰:“隋时有释道骞,喜读《楚辞》,能为楚声。音辞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周祖谟《骞公楚辞音之协韵说与楚音》一文,考证道骞乃智骞。其根据

  • 周礼训纂

    二十卷。清李钟伦(1663-1706)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

  • 周易古文钞

    三卷。明刘宗周(1758-1645)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京破后,绝食而死。事迹县《明史》本人传。刘宗周与黄道周在明末都以善《易》